但郭華顯然忽略了他曾經的老師,對專業的要求非常嚴格,治學非常嚴謹的施遠騰的實力。施遠騰會讓郭華這樣的小心思得逞?郭華會在這個過程中出丑嗎?除了楊修影會想到這些,估計科室里任何一位醫生都不會想到,郭華正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查完病人,大家回到課室坐好。
“先從復雜的病例開始討論吧,現在開始,討論發熱不退的腦梗死病人。”施遠騰掌控著討論的節奏。
按照危重疑難病例討論的慣例,所有參加討論的醫生都需要發言。一般從實習醫生開始,到非主管床位的各級醫生,然后到主管床位的各級醫生,最后才由施遠騰作總結發言。
包括主管醫生在內,所有發言的醫生,都不約而同地將發熱的原因鎖定為感染所致。至于感染源是什么,有說是特殊類型的、我們醫院無法培養出來的細菌感染。也有醫生認為,因為長期應用如此強大的抗生素而導致的真菌感染。
宋明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雖然軟弱,但對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的意愿是非常強烈的。每次談論,他都踴躍發言。這一次,他也無計可施,選擇同意大家的意見。當然,他自己也知道,這樣的結果,意味著病人將在發熱中走向死亡。
郭華選擇低著頭,一聲不吭。在施遠騰當主任時,他本來可以選擇認真跟著施遠騰學習,但他的心思都放在如何謀取官位,謀取錢財上。將自己的利益置于科室的利益之上,施遠騰曾經提醒過他,告訴他專業對一個醫生的重要性,但他不加理會。
施遠騰也懶得理會郭華,對于這樣的反復小人,施遠騰除了提防,別無他法。
“剛才大家的發言很有意思,觀點出奇地一致。我想提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第一,為什么從一開始,我們已經很規范地跟著痰培養和血液培養結果進行治療,卻沒有半點效果?”
“第二,大家都看過這個病人的體溫曲線了,除了使用降溫的藥物和物理降溫措施外,病人的體溫基本呈一種稽留熱。換句話說,病人在整個用藥期間,體溫都沒有向好的方向變化。”
“第三,這里要表揚主管醫生們。他們請了相關的科室,也考慮到了二重感染的可能,在檢驗和治療上都兼顧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果卻是,發現不了任何真菌,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檢查,都沒有發現。所使用的藥物都是對真菌感染很有針對性的,但依然沒有效。”
“我提出這幾個問題是相關聯的,聽完大家的發言,看完病情記錄和用藥經過,我有些思考,供大家參考。”對于這樣的病人,施遠騰從來不敢將話說滿。
“其實,我對于這個病人的答案,已經體現在前面的問題里。我現在再展開來講述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我看了病人從入院到現在的所有化驗檢查,只有在入院時血糖和白細胞稍增高,其他時間,那怕是發熱的時候,白細胞都是正常的。各位,誰可以給我一個可能的答案?”施遠騰習慣在這樣的場合提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