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查上,可以聯系好CT室,以最快的速度為病人做一個頭部CT檢查,為將來治療后的評估留下一個可供參考的影像。要密切監測病人的生理指標,盡量保證病人的生理參數在正常范圍內。”
“在治療方面,昨晚的處理已經很好,要繼續保持。今天開始,可以聯系進行高壓氧治療,對于缺血缺氧性腦病,高壓氧治療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另外,這個病人屬于超敏體質,在用藥方面要特別小心。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藥,不能用,避免用,防止第二次
(本章未完,請翻頁)
傷害。”
“我說的就這么多,看看穆主任有什么想法。”施遠騰將話語權交給穆可俊。
“剛才老師的話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牢記。如果想要在專業上,在醫學領域上有所提高,有所建樹,我們就不能對病人‘挑三揀四’。”
“當我們能熟練處理專科的重癥病人時,能面對邊緣學科的重癥病人也不怵的時候,我們離老師現在的水平就不遠了。”對于穆可俊而言,老師就是他的燈塔和目標。
查完房,倪虹還要繼續處理自己分管的病人的查房和開醫囑。一般而言,這些工作都要在十點半后才能完成。一個醫生的成長,所要付出的心血、時間、精力和身體的消耗,遠非局外人所能想象。
“老師今晚回診所嗎?”
“回。”
“老師最近很辛苦,要注意休息,注意身體。同門對于老師目前的狀況都感到很高興,有倪虹在老師身邊,我們都很放心。倪虹是個很細心的人,相信她能照顧好老師,也能為老師分擔一些工作壓力。”施遠騰與穆可俊一邊往辦公室走,穆可俊一邊說。
“倪虹確實不錯,謝謝你們不懈的努力和撮合。如果一切順利,國慶節請大家喝喜酒。不過,你暫時不要對其他人說,我并不想將婚宴搞得太大。”
“恭喜老師!老師的效率真是驚人,如果我能有老師一半的效率,肯定能做更多的事情。”在做事的效率方面,穆可俊對施遠騰最為佩服。
與穆可俊聊了一會,施遠騰便離開科室回家了。
從住院醫生一直摸爬打滾到現在的施遠騰,太知道住院醫生的辛苦了。他希望能做好飯菜,讓倪虹回來能及時吃上飯,及時休息。
施遠騰做事,該慢的時候很慢,該快的時候卻非常快。回到家,早已想好怎么做的施遠騰,動起手來。不一會,一桌飯菜便已做好。大熱天,他將飯菜端到飯桌上,按他的估計,倪虹回家時,飯菜的溫度剛剛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