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診所的經營狀況很好,如果想安逸,這樣已經不錯。但是,我還很年輕,還想趁著年輕做點事情。所以,我對辦醫院是有強烈意愿的。不過,這都必須以老師的最終決定為準。”
“不管他們是不是沖著老師來,辦醫院,沒有老師出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經歷過辦診所,傅一燈有切膚之痛。
“辦醫院早已進入我考慮的范圍,其他的一切問題我都想通了,也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人才,唯獨是人才這一塊,將我困住了。要命的是,醫院如果沒有人才,一切都是徒勞。”
“人才的難處,在于必須能招得進來,能用得上,更要留得住。體制內的人基本不想出來,能出來的人正被全國各大民營醫院哄搶著。難,實在是難。”
施遠騰其實已經對長洲幾家民營醫院的情況進行過詳細的了解,也在網絡上對人才問題關注很久,所以才知道這個問題是多么的難。
“老師說的對,這個問題是所有問題的核心,不解決這個問題,其他一切都是空談。放一放吧,老師感覺合適的時候再說。”
“對了,上周老師看的那位舞蹈樣動作的病人,第二天果然好了。他的兒子特意跑來告訴我,還說明天要送一幅錦旗給老師呢。”傅醫生突然想起來這件事。
“好是意料之中的,想不到他還要送錦旗。送就送唄,你做好拍照的準備,到時可以放在公眾號上,對診所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素材。”施遠騰并不拒絕這樣的感謝之舉。
他們聊了一會,才去休息。
第二天,大門剛打開,上周六被施遠騰用4塊多治好舞蹈樣動作的病人的兒子便拿著錦旗與一眾候診的病人涌入診室。
早已準備就緒的傅一燈,讓美玲用他的手機進行拍照,施遠騰則帶著傅一燈、倪虹站在中間,兩旁站著上班的護士。拍完照,施遠騰向前與患者的兒子握手寒暄,這一幕,也被美玲用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機拍攝下來。
“我今天也預約好了,一會為我父親取些藥。”病人的兒子說。
“好,謝謝你的信任和肯定,請你稍后。”施遠騰對他說。然后與倪虹進入診室,開始為病人診病。
送錦旗的病人的兒子因為預約得早,很快便進來開藥。施遠騰詳細告訴倪虹,這個病人為什么會這樣,基礎疾病是什么,用這種藥需要注意什么等。倪虹一邊細聽,一邊認真記錄在筆記本上。
就這樣,每當遇到特殊的病例,施遠騰都會花時間教倪虹。倪虹慢慢意識到,很多疾病在病房是從來沒有看過的。不是這些疾病少見,而是自己的騰哥,在門診坐診時,就可以處理好,根本不需要住院。
大約到中午十一點多,外面傳來一陣嘈雜聲。在外面巡查的護士進來告訴施遠騰,有一位從靈石市來的病人,是一位初中生,他的父母陪著一起,專程開車從靈石來到這里,病人的情況看起來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