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遠騰走出診室,對候診的病人們說清楚情況。候診的病人一聽,大吃一驚,哇,靈石市與仙游鎮有著接近300公里的距離,施教授果然厲害。仙游鎮人素來有好客的傳統,聽施遠騰說完,馬上同意讓這位病人先看。
聞訊而來的傅一燈陪著這位病人和他的家屬一起走進施遠騰的診室。
原來,患者是一位初中一年級學生。最近一段時間,家長發現他總有不自主晃動頭部的動作,便帶他到靈石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就診。
按家長的描述,為他診治的是一位神經內科的副主任,這位副主任為病人下了抽動癥的診斷,家長按照這位副主任開的藥,按時按量給病人服用。
服藥后的第二天,病人出現頭頸部不自主向一側持續扭轉,舌頭也感覺到僵硬并向前伸出口腔。家長看著這些動作,感到怪異、恐怖與恐慌,病人則感到無比的痛苦。
他們馬上到醫院找到這位副主任,這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副主任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處理。病人的家長雖然很氣憤,但知道現在不是與他論理的時候,治療小孩的病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媽媽的一位朋友向他推薦了一燈診所的公眾號,并告訴他,今天剛好是施遠騰教授坐診,建議他們馬上去找施教授。
問明前因后果,施遠騰接過家長遞給他的、患者在靈石市人民醫院就診時的門診記錄,只見在用藥欄上記錄著,氟哌啶醇,每天三次,每次2毫克(一片)。
對于第一次使用這種藥物的小孩而言,這樣的劑量,可以說是“天量”了。更令施遠騰不解的是,使用如此大量的氟哌啶醇,竟然沒有使用鹽酸苯海索(安坦),這是一種專門用來對抗氟哌啶醇抗副作用的常用藥物。
“這是一個不學無術,不求上進的醫生。這樣的人能當科室的副主任,這個醫院的風氣與水平,可想而知。看來,所有體制內的醫院,特別是落后地區的體制內醫院,大多逃不脫這樣的命運。”施遠騰暗自想。
“這個小孩的病史很清晰,用藥經過也非常明了。目前看到的癥狀也非常具有特征性,屬于典型的‘扭轉痙攣’。而這種‘扭轉痙攣’是屬于藥源性的,是氟哌啶醇所致的錐體外系反應。”
“結合今天送錦旗的病人,他的用藥量多大呢?每晚半片的氟哌啶醇,另外,我還加上每天兩次,每次半片(1毫克)的安坦保護著。病人的癥狀控制了,也沒有出現副作用。”
“這個小孩不一樣,氟哌啶醇用的是天量,竟然沒有使用安坦進行保護。小孩目前出現的情況,治療并不難,只是你們要汲取這樣的教訓,遇到類似的病人,絕對不能這樣用藥。”施遠騰向傅一燈和倪虹解釋病人癥狀出現的原因。
“一燈,你帶病人去肌注一支6542(山莨菪堿),觀察二十分鐘,然后將病人的情況告訴我。”施遠騰說罷,將處方開出來交給傅一燈,傅一燈帶著病人出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