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大家都指向病毒腦,我想問一個問題,病毒腦的全稱是什么?”施遠騰不管到什么地方,他的風格都不會改變。
“病毒性腦炎。”顧盼首先回答。
“對,病毒性腦炎。大家注意最后兩個字:腦炎。腦炎說明什么,說明病人有腦實質的損害。腦實質損害的特點,是病人有意識水平的下降。不管這下降是多還是少,是重還是輕,一定有下降。大家覺得,這個病人有沒有意識水平的下降?”施遠騰又是一問。
在座的人都搖了搖頭。施遠騰的話,讓他們的思路豁然開朗。就像一個人在黑暗的隧道里摸索前行,看不到前景和出路,突然看見前面有光亮,知道出口就在不遠處。這種感覺,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有體會。
“大家可能被病人的一次癲癇樣發作迷惑了。小孩的腦細胞發育還沒穩定和成熟,體內環境的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些改變,比如發熱等,會導致腦細胞出現一過性放電。只要他后續沒有在發作,我們只能下一個癲癇樣發作的診斷。”
“我在門診看到不少從其他醫院過來找我看的小孩,他們本身就是一個癲癇患者,因為感冒發熱,導致癲癇發作,被醫院診斷為病毒性腦炎,用了長時間的激素。這樣用藥的結果,會導致癲癇發作更加明顯。所以,我們在下病毒腦這個診斷的時候,要小心。”
“最后,我來說說我對這個小孩的診斷和治療的建議。”說了一堆看似題外的話,施遠騰又轉回到這個病人身上。
“這個患兒的發熱貫徹病程的始終,而且是明確的午后潮熱。腦脊液檢查白細胞這么高,而且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說明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再結合腦脊液蛋白如此高,腦膜刺激征陽性。我對這個病人的定位診斷是,腦膜的損害。剛才我說的,就是證據。”
“至于定性診斷,可能大家都看到不少的文獻,現在的結核感染越來越不典型,甚至出現超級結核菌。目前,這個患兒感染的是不是超級結核菌,我不敢說,但我認為,病人是一個以腦膜損害為主的、結核性腦膜炎。”
“所以,我建議,下一步針對結核性腦膜炎進行治療。同時,加強病人的營養支持,維持患兒身體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只有這樣,抗結核治療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施遠騰說完,轉頭看向陳萱。
陳萱明白施遠騰的意思,馬上將話接過來。
“非常感謝施主任精彩的分析,我也十分贊同施主任的意見,一會主管醫生就按施主任的意見,調整醫囑。”
“另外,今天看到施主任對小孩的檢查,我很有感觸。我們作為兒科醫生,一些檢查手法還不如施主任運用得好。你們剛才都看見施主任是怎么聽診的,怎么檢查腦膜刺激征的。這樣做很難嗎?不難!但我們就是沒有想到。這既有我們沒有施主任聰明的原因,也有我們缺乏靈活多元化思維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