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顧盼點頭,其他人都不敢點頭。的確,癲癇的藥物調整,是非常考驗醫生、家屬、病人的耐心和信心的。只要有一方放棄,整個調整計劃就會失敗,病人將直面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你們不懂,情有可原。這些問題比較復雜,涉及藥物,涉及病人對藥物的反應,涉及病人家屬的依從性。我建議你們回去多看看這些相關的書籍和文獻,遇到問題可以向顧主任請教。”
“我之所以在這里說這么多,是因為一會到病房時,不可能當著孩子的面,說這些話。我們做醫生的,除了要學好技術,還要學會如何說話。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病情會加重,醫患矛盾會出現。”
“如何用最短的時間,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最復雜的問
(本章未完,請翻頁)
題說明白。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更需要高度概括的能力。”
“大家平時跟著顧主任查房,不僅僅要學顧主任的專業技能,還要學習顧主任是如何與病人和他們的家屬溝通的。好吧,我們去看看病人。”施遠騰說完,便在顧盼的帶領下,來到病人的床前。
顧盼將施遠騰介紹給病人的母親,病人的母親顯得很高興。她說:“聽說施教授的大名很久了,可一直沒有機會找到施教授為我兒子看病。謝謝施教授,謝謝顧主任。”
施遠騰詳細了解病人的發病情況,用藥的經過和小孩目前感到最痛苦的點,然后細心為病人做體格檢查。最后,施遠騰詳細向病人的母親解釋調藥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調藥可能出現的情況及需要的大概時間,并以一種肯定的語氣告訴她,一定能夠將藥物調整到最好。
因為不是疑難病例,不需要進行集中的分析和討論,只需要就事論事,將藥物調整的原則和方法說清楚即可。盡管如此,從顧盼到住院醫生們,都感到從中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只要施遠騰在醫院,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施遠騰也很樂于去與各個病區的醫生們接觸。除了解決問題,還可以看看,這些招聘過來的醫生們的水平如何。
總體而言,他是滿意的。這些醫生,作為執行者,工作熱情很高,很積極,也忠實地貫徹上級醫生的診療意圖。但施遠騰更希望有多一些像蘇厚才這樣的人,醫院要發展,這樣的人才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年后能迎來轉機吧,施遠騰暗暗祈禱。
大股東們都給出非常明確和肯定的意見:他們不參與分紅,但要給有期權和有股權的醫生分紅。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壓根就沒想到第一年會有如此好的成績,他們甚至做好虧損的準備。所以,他們表示,一旦醫院決定擴建,可以使用這筆資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