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對。不過,在施總面前,我可不敢稱什么學識淵博。今晚,我想請施總幫我們出出主意,幫我們突破這個瓶頸。”凌世聰是個直來直去的人。
“凌董,我對風投可是一點都不懂哦。凌董讓我來出主意,有點問道于盲的味道。”施遠騰笑著對凌世聰說。
“施總客氣了!什么問道于盲,施總的思維,十分跳脫與敏捷,我可是充分領教過了。所以,我們幾個商量,要向施總請教。”潘錚彤插話了。施遠騰為凌世聰會診時的一幕,永遠刻在潘錚彤的腦海里。
“請教可不敢當。不過,我很想知道各位遇到了什么難題。如果方便,請說出來,我們一起商討。于我而言,也是一種學習。”施遠騰知道,現在不是矯情的時候。他們能這樣請自己吃飯,并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定是遇到困難了。
“是這樣的,上次,施總分析日后的藍海時,特別提到了高科技領域。現在看,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潘錚彤繼續說話。看來,實際的問題,還是由潘錚彤來處理。
“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最大的特點是,投入很大,風險很大,不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定性很大。不瞞施總說,我們的資金,相對于那些動則上千億的風投公司而言,簡直弱爆了。”
“所以,這段時間,我們啥事都無法干,也不敢干。畢竟,我們的資金實力,確實無法承擔這樣的風險。”
“做實業嘛,我們沒有一點經驗,不知道從何下手。我們想,以施總的經驗,一定能給我們提一個好的建議或者方向。這些錢放著,實際上就是在虧錢。銀行的利息,根本抵不過通脹的消耗。”潘錚彤算是和盤托出了。
“潘董的話,我相信。現在,要在高科技上投資,風險非常大。特別是一些新的領域,一不小心,投進去的錢,會分文不剩。”
“至于做實業,我的公司遠在長洲,再說了,公司的現金流很充足,不需要各位的投資。不過,有一個方向,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說出來,供各位參考。”
“哦,施總真的有投資方向?施總請說,我們洗耳恭聽。”凌世聰聽罷,頓時來了精神。
“我的想法,源自于我的慈心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正在興建一家養老院,估計今年會落成使用。”
“難道,施總的想法,與養老院有關?”
“對,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正快速進入老齡化。‘銀色產業’正在興起。從醫療角度看,目前市面上,針對老人的產品,其實大多是很低端的、傳統的產品。”
“我的養老院,肯定往高端發展。這樣一來,就需要一些高端的設備。這些設備,技術含量要高,制作工藝和水平也要搞,還要簡單易用。”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這樣的產品。我一直在想,是找代工廠加工好呢?還是自己投資生產好。說實話,這個項目,風險與機遇并存。”施院長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
“施總考慮問題,十分周詳。既然有顧慮,不妨說出來,如果在能承受的范圍,我們是想跟著施總一起干的。”潘錚彤的角色,看來不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