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這樣,在我們那,很多時候,我說了不算。而這里,制度和規則說了算,而不是某人說了算。就算阿騰,也不會插手這些事情。相反,阿騰插手的,是頂住壓力,將那些不及格的人擋在外面。”方明與施遠騰接觸越多,對他了解得越深。
他知道,施遠騰雖然沒有在醫院和養老院,但他的影響力,他的威望,使得他在關鍵時刻,可以為醫院和養老院排除困難。
“也不僅僅我在做這些事,他們都在做,股東們也在做。在這里,大家都知道,想進醫院或者養老院,不是憑什么關系,而是要憑真本事。”施遠騰對方明和陳秋果說。
“好,真是好!施教授,看來,也只有你們敢這么做,能這么做。老實說,我的工廠都做不到。”陳秋果很坦誠。
“秋果,你可能不知道,阿騰是咱們南江省的名人啊。好幾篇重量級的報道,專門報道他和他的醫院。他的事跡,在醫療界和新聞界,可謂知曉率很高呀。”毓文搶救時,書記夫妻倆人,親自到場,令方明大為震驚。
“哈哈,我明白了。誰想動施教授,也必須想想后果,對不對呀?”陳秋果幾乎每一句話,都帶著“對不對”這句口頭禪。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明哥過獎了。任何一個單位或者任何一件事,如果能夠取得成功,絕非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個團隊的功勞。如果沒有我的學生們的努力和能力,我一個人,就算撐破天,也沒有用。”施遠騰的話,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絕非低調或者刻意謙虛。
他們邊走邊聊,但陳秋果看到養老院內的各種設施時,更是大加贊賞。
“施教授,你們無論是辦醫院,還是辦養老院,一切都是憑良心而為,以人文關懷為本。像養老院里的裝修,可是下足了功夫,成本也肯定很高。不知道收費如何?”陳秋果的問題,有的放矢。
“回陳總話,我們這里的收費,分三個檔次。最低的檔次為每個月三千元,包吃包住;中等檔次為每個月四千至六千元,其中的差價,與每間房人數的多少而定;高檔次的,每個月八千到一萬元。同樣的,都是包吃住的。”穆可俊馬上回答。
“哦,現在的入住率怎么樣?”
“從開業到現在,各個檔次的房間,全部爆滿,還有不少人在排隊等候。所以,第二期工程正在準備施工,估計春節后可以對外開放第二期的房間。”
“我就說嘛,這樣的價格,太值了。你們再建多幾期,都不夠搶。”陳秋果看來對養老也有關注。
“阿騰,看來,你每次出手,都不同凡響啊。”方明對施遠騰說。
“呵呵,明哥,這不是我的功勞。都將這些功勞歸在我名下,不合理。”
“阿騰,這個我有自己的看法。一件事情有沒有人想做,想到后敢不敢去做,敢去做,又該怎么樣做才合適。所有這些,關鍵的地方,不在想做的人,而在做決策的人。”
“就說這個養老中心吧。我想,在長洲,想到這個問題的,應該不只你阿騰一個人。甚至也有人去做了,但未必做得這么好,這么成功。”
“所以,決策前的考量,考量后的果斷決策,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