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個用人單位都以學位作為衡量指標,中專,對于醫學護理專業來說,已經落后了。所以,看看教授有沒有什么辦法,將學校的等級提高。”何至忠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剛才何市長說的,確實是現在社會的現實問題。不過,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難度不是一般的小,我想先聽聽李校長的意見和想法。”施遠騰深知,要走這一步,涉及的問題和部門太多,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何市長、施教授、林科長,我來談談我的想法,如果有不妥,請各位批評指正。”看來,李國棟是有備而來的。
“現在,其它一些屬于技工類的中專生,畢業后,還是有很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的。但是,對于衛生系統而言,中專畢業生要生存,要立足,確實很困難。我們現在能過得下去,是因為施教授的養老院在支撐著我們。”
“但是,養老院的用人總會有滿額的一天。我們不能坐等那一天的到來,否則,學校又要走回頭路。”
“所以,我向何市長建議,能不能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合作。只要對方是想將學校辦好,我們不在乎什么名分。”
“何市長聽到我的建議后,馬上表示贊同,并第一時間想到了教授。我們原來想,教授如果沒時間回來,我們就上漢南一趟,與教授商量這件事。”
“我知道,這件事要辦成,難度非常大。它不僅涉及到省廳,還涉及到教育部。可是,如果我們不嘗試,坐以待斃,從長遠看,最終又會回到原點。”李國棟的話,簡明扼要。
“李校長,我想問一些比較具體的東西,如果有遺漏,請林科長補充。”在這樣的場合,施遠騰稱呼林秀紅為林科長。
“按照李校長的設想,往上一步,就是辦一個醫學專科學校,或者一步到位,直接辦成醫學院。不管是專科學校還是醫學院,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都必須有相應的師資力量。在這方面,李校長覺得可以嗎?”施遠騰不拐彎抹角,直奔痛點。
“教授的問題,切中要害。在這方面,我們的隊伍梯隊還是不夠的。不夠主要在臨床教師這一塊,前期的基礎教學,我們學校并不差。包括數、理、化和組織坯胎學、生理學、病理學、人體解剖學等等,我們學校都可以拿下來。”李校長自信滿滿。
“還有一點,醫學基礎的教育中,各種標本、道具、實驗器材、實驗室等等,齊不齊全?能保證每次提供給多少學生學習使用。”施遠騰繼續問。
“我們學校雖然地處偏遠,雖然這幾年就業率很低,但教學質量一直都不差,靠的就是我們的醫學基礎教育很扎實。所以,教授剛才提到的這些,我們是足夠的。”
“以每年招生三百到四百人計算,我們都可以應付得了。”李國棟對自己學校的家底,可謂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