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你們且退下。”
永盛帝手捧書卷,來回踱步。
少頃。
他喚來一個侍女模樣的內官,吩咐了幾句。
“傳朕口諭:小十七,你在飛云縣可見到那方鴻了?婚配之事,憑你心意,朕不干涉。”
“是。”
內官領乾帝口諭,退出養性殿。
到了這一刻。
殿內空蕩蕩。
“唉。”
永盛帝盤膝坐在龍案前方,雙手捧起馮氏學子的卷子,低語道:“馮秀才你的微言大義,興國之策,朕已經盡力在各州推行……至于皇室與內侍司把持各業,專辦專營,卻是不得不如此,不加以壟斷,大乾山河滅亡矣。”
——
三日之后。
飛云郡縣。
方鴻正在跟陳立陽商量馮氏學子追封武秀才功名的事情。
兩人都沒有想到。
蒼州知府毫不留情的駁回,執筆審批公文,畫紅叉,言辭犀利,痛斥一頓陳立陽。
按照大乾律:
若想要追封逝者武秀才功名,須得十位武舉人上書作保,或是兩位六品官出面請求。
陳立陽,職責是鎮守郡縣,確實是六品官身。
方鴻卻只是一介白身,剛剛考取武秀才功名,為其擔保,不合規矩,予以駁回。
對此。
陳立陽啞口無言,很是驚愕。
四品官身的知府,武道境界通常是先天巔峰……練氣階層的高人,也得給天才一份薄面,蒼州知府認死理,這么較真講章程,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位天才,注定是武道狀元。
前途無量,未來可期,幾乎是必成練氣階層。
“……”
陳立陽百思不得解,這蒼州知府太過墨守成規了。
“原來是這樣。”
“倒也怨不得蒼州知府回絕啊。”
方鴻搖搖頭,他聽陳立陽所言,還以為追封秀才功名并不難,沒有太高的要求。
此刻見了蒼州知府的批文。
這才明白。
要么十位武舉人……要么兩位六品官身的先天境界,上書請求……這位知府按規矩做事兒,方鴻覺得很正常,并沒有顏面無光的惱怒之感。
大不了以后去了府城上京,拿到武道進士的功名,再辦妥此事。
然而。
蒼州知府的批文前腳送到。
來自上京城的永盛帝親口旨意就來了。
……
縣衙正堂。
眾人躬身接乾帝的口諭。
“永盛帝口諭:”
內侍司之人,清了清嗓子,抑揚頓挫地說道:“此事,朕準了。”
聞言。
眾人全都一頭霧水的樣子,又茫然又錯愕……乾帝批準什么事?
裘縣令搓了搓雙手,小心翼翼地問道:“這位大人,下官不明,敢問具體是何事。”
內侍司之人解釋:“正是飛云縣院試文試之中,那入魔的馮氏學子追封武秀才功名的事兒。”
待到他匆匆離去。
一個個相顧無言。
七品官身縣令,縣尉,縣丞,隔空對視了一眼,看向方鴻的目光變了顏色。
芝麻大點的事兒,傳至上京城,驚動永盛帝?
很明顯!
這是方鴻的功勞……三人心中又震撼又敬畏,永盛帝實在太過看重方鴻了吧。
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