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亦是如此,世上總有窮苦人。
‘唉。’
‘永盛帝……帝心難測啊。’
內侍司高人眼觀鼻,鼻觀心,默不作聲。
或許,上京,府城,勉強達到永盛帝的期許,百姓們衣食不缺,吃得飽,穿得暖,有住處?但也只是表面上的假象罷了。
至于郡縣,鄉鎮,不需要過多贅述。
若非各府城下發大量物資,包括不限于民生相關的糧食,蔬菜水果,各式各樣的扶持,郡縣和鄉鎮根本沒辦法存活。
人口實在太多了。
一人一張口,一天要吃多少糧?要以成千上萬鈞的重量計算。
可以說。
相比于舊朝,大乾國不鬧饑荒,沒有餓殍遍野的慘況。
單憑糧食這一點,養活無數人,弘不世之功,建大乾大業,永盛帝已經是一代明君。
……
按照內侍司統計:
截止目前,州府的靈氣長城少了幾座,三百六十郡縣,減少到兩百余,但論及人口數量,卻是亙古未有的五萬萬之數!
此乃有史以來、開國以來,人口最多的年代!
……
內侍司高人竊以為:
這就是盛世,最好的時代,國富民強武人多,朝堂清明,各司穩固,軍事威武。
因此。
皇旨連發,舉國宣戰,平民百姓不恐慌。
大乾即將開戰蒼禺妖國,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上陣殺敵,為國效命,建功立業——這是絕大多數功名在身的武人想法。
……
養性殿內。
永盛帝一聲輕嘆,道:“朕與祖宗們相比,遠不及也——想當年元昌祖宗絕圣地通,幾乎擺脫了鉗制,足以稱為千古未有之變局,方有后世子孫,繼承開創大業。”
“奈何。”
“終不能徹底變革。”
“入圣司……入圣司……如今京城入圣司共有多少人?”
永盛帝問道。
內侍司高人俯首,回稟:“去年又多了六人,總數十九。”
永盛帝頷首,沉吟道:“那三個天才各自屬意哪個司,或九品朝廷,各州與邊疆守軍?”
內侍司高人一愣,答不上來,連忙告罪。
少頃。
又一位宮女模樣的內侍入殿,烏黑發如瀑,梳著凌云鬢,頭戴白玉簪,墜著一串石珠兒,淡雅色布衣裹身,外披水墨色長袍。
袍角褶褶如雪晶傾瀉于地。
步態高雅如月華皎潔綽約。
她腰若細柳,肩若削成,盈盈一拜啟稟道:“陛下,據各州密信函書,惠州天才湯陽星辰曾有言,愿入入圣司,攀登武道的巔峰……江州天才玖月,愿入鎮邪司,令百姓不再入魔……蒼州天才方鴻,愿入誅妖司,此人曾有言:誅妖之事,人人有責;畢生的志向理想是斬盡妖物,蕩清妖氛,還世人一個朗朗乾坤。”
這位內侍稟告時。
永盛帝面色微不可查地變化。
……
當聽到湯陽星辰要進入圣司,美其名曰追求武道的高峰,永盛帝眼底閃過一絲殺意。
……
當聽到玖月要進鎮邪司,立誓減少入魔暴斃的慘事,永盛帝臉色變得溫和了幾分,輕輕頷首,似乎贊許,又好似不認同這個宏愿。
……
最后輪到了蒼州的方鴻。
那內侍面容清冷,如實稟報,密函情報來源于飛云縣縣令、縣令、郡縣之地鎮守者。
立志蕩盡妖氛;
親自手刃妖族;
甚至,重傷的妖族,全都讓人留給他親手擊斃!
“當真如此?”
永盛帝面上笑意變得濃郁。
“回陛下,絕無虛言,乃蒼州知府密函上書所述。”那宮女模樣的內侍嘴角勾勒出一絲笑意,她活了兩百多年,從來沒見過以誅妖為己任的天才。
這事兒。
倒也挺稀奇。
饒是永盛帝修身養性上百年,喜怒不形于色,心意無可揣摩,卻也撫掌大笑,道:“不差,不差,方鴻此人可為大乾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