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讓小皇帝執著于這種明顯會出大紕漏的“改革”!
如果任由對方胡鬧,不只是會鬧出大麻煩,還會讓小皇帝本就沒有太多的威信跌落至谷底。
皇帝一旦失去了威信,他哪怕坐在那個位子上,也會被朝臣架空。
而某個權臣若是權勢太過,呵呵,前朝覆滅的例子就在眼前啊。
馮壽與先帝可是有約定的,他不會眼睜睜看著永承帝一步步走向泥潭。
馮壽一片苦心,奈何永承帝不領情啊。
之前因為冊封皇后的事兒,永承帝心里就已經對馮壽有了隔閡。
如今,他終于親政了,提出了第一個政令,最有可能反對的老狐貍王源都沒有吭聲,他的馮師傅卻跳了出來。
“先生,您可真是朕的好先生啊!”
永承帝暗暗咬牙切齒。
“馮中書令,話不能這么說。難道因為鹽政復雜、難辦,朝廷就不整頓了?”
壓下不滿,永承帝拿腔作勢的說著官樣文章。
他自以為掩飾的很好,殊不知,站在這大殿上的人,基本上都是混跡官場的老油子。
他們的眼睛何其毒辣?感覺何其敏銳?
只略略一掃,就能看出永承帝這個小皇帝對馮中書令生出了怨懟。
眾朝臣:……這皇帝,怕不是個傻子吧。
馮壽這老賊,絕對是先帝最忠心的臣子。
陶勇等一眾武勛,對先帝也都忠心耿耿,但這些人都有妻子兒女、家族親朋,所以,他們對先帝的忠誠中難免夾雜著些許私心。
但馮壽呢,這廝早就叛出了家族,無子無女,唯一的老妻也在去年病逝了。
馮壽在這世間,可以說是無牽無掛。
若不是早年跟先帝有約定,他估計早就找個深山老林當隱士去了。
這朝堂上,如果說有人對永承帝一心赤誠、毫無私念,絕對非馮壽莫屬。
結果,就是這么一位無比忠貞的“皇帝黨”,竟被皇帝怨恨上了!
嘖嘖……眾人紛紛為馮壽感到不值的同時,亦有種隱隱的不安。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不太聰明,蠢也就算了,偏偏自以為是、自作聰明。
唉,剛剛穩定沒有幾年的朝堂,估計又要亂起來了。
有些雖然不是“皇帝黨”,但也算公正、耿直的兩朝老臣,禁不住擔心起來。
下朝后,他們紛紛去拜見何太后。
在他們想來,何太后是永承帝的親娘,就算母子的感情不太好,但之前何太后主動還政的舉動,還是讓朝臣們覺得,何太后是疼愛小皇帝的。
所以,何太后一定不會眼睜睜看著永承帝犯蠢。
以一個剛親政的少年天子的身份,去挑戰天底下的所有世家、豪族?
朝臣們連一句“初生牛犢不怕虎”都說不出口,牛犢對上猛虎,或許注定會失敗,卻也能拼死一戰。
興許還能來個“亂拳打死老師傅”。
但永承帝VS眾世家?
滿朝上下,沒有一個人持樂觀態度。
“哀家已經把玉璽交給了陛下,也就是將這大淵的天下交到了陛下手里,他想要如何管理,那就由他來!”
“再者,鹽政改制的事兒,確實不好再拖延了。國庫空虛,急需鹽稅的補充!”
“……陛下確實年幼了些,沒有什么經驗,但不是還有王中書令等三位輔臣嗎,還有政事堂的相公們,他們定會好好輔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