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了剛才的說法。
憔悴的冉鴻飛苦笑一聲:“吳哥就別嘲笑我了,小穆休息我臨時多盯了一天,現在感覺人都快散了。而且這三個病人可不好治。”
吳斯收起了笑意,觀察起這三個病人,全都是青年男性,監護上的生命體征心率有些慢,大約在55—60次/分。
血壓的收縮壓(高壓)在90上下。
僅帶著鼻導管低流量吸氧,血氧飽和度也有個97%—98%,顯然既沒有昏迷,也沒有嚴重的心肺疾病。
但他們全身都散發著蒙蒙青光,顯然不是普通患者。
……
隨后,冉鴻飛開始交班,王老照例沒有參加,不過這次據說是去開全國會了,可能跟超凡信息解禁的事情有關。
這三個男青年是在昨天一起轉來的,之前陸續去了黃海道醫院就診。
后來被駐黃海道醫院的行動隊特派員發現有超凡能量作用,統一轉來了一中心后院。
“他們三人都是因發現周身水腫3天入院,同時還伴有乏力,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頭暈等癥狀。三人既往體健,沒有慢性病史……”冉鴻飛盡管疲憊不堪,卻依然將三人的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等等簡述了一遍。
甚至中途都沒看一眼病歷,與吳斯和穆靈妍電腦前的病歷對比,毫無錯漏。
隨后他又交代了患者的化驗檢查。
三人不僅癥狀如出一轍,連化驗檢查的結果都差不多。
血漿白蛋白全都是20~25g/L,而正常人的白蛋白水平最低也要達到35g/L,這已經是相當嚴重的低蛋白血癥了。
各項檢查中,胸片提示他們都有少量的胸腔積液,彩超顯示腹盆腔也有少量的積液。
而這無疑也是指向低蛋白血癥。
人的血漿中蛋白含量下降,膠體滲透壓就會降低,導致水向血管外漏出去。
人的血管并非完全密閉,而是有通透性的。
簡單來說,人體中的水總要從“稀薄”的地方流向“濃稠”的地方。
以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那血管中的血變稀了,多余的水份就會從血管中滲漏出來。
表現出來的就是逐漸加重的組織水腫,身體內部的空腔——胸腔與腹盆腔的積液。
至于乏力等等病人的主觀感覺,更是非常典型的低蛋白血癥表現。
不過既然能讓冉鴻飛說出“不好治”三個字,那就絕對不可能是單純的低蛋白血癥這么簡單。
果然,冉鴻飛介紹完病情之后,表情有些無奈:“他們三人若只是普通的低蛋白血癥,不要說咱們這,黃海道醫院就解決了。
“但是很奇怪,人血白蛋白輸進去連個水漂都打不起來,這兩天他們至少已經輸了80g白蛋白了,指標卻一點都不見好轉。”
穆靈妍也皺起了眉頭:“他們沒有感染指標升高之類的表現嗎?或者其他全身消耗性疾病?”
小穆同學也還是有進步的嘛,現在已經能從表象立刻朝著原因前進了,而臨床診療思維的建立,正是這樣一步步前進的結果。
不過這幾個病人,卻不單單是疾病造成的狀況。
冉鴻飛搖搖頭:“都沒有,除了低蛋白,他們幾乎再沒有其他異常了。”
又是一座新的迷宮擺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