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研究電化學的大佬之一,他怎么可能沒有想過要完成這個里程碑似的項目?如果能夠在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的話,誰會愿意去研究應用呢?畢竟應用可是排在學科鄙視鏈下游的,那一個化學家還沒有一個“門捷列夫”的夢想!
哎!
與此同時,在同一個國家里,相距數千公里的紐約州立大學并厄姆頓大學里,相較于已經快要年邁地走不動道的約翰教授,作為同一期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教授甚至還有心情給本科生們上上課。
對于一個諾獎得主來說,給這些本科生上課可能顯得有些屈才了。但是情況卻恰好完全相反,很多知名學者們都樂在其中。因為在教給學生們知識的同時,他們也常常能夠從中獲得靈感。
所以每當他們被一個復雜的問題給難住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出來散散心,找找靈感。
“好的,這堂課的內容差不多就是這樣,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斯坦福教授合上書本,絲毫不在意地下的學生茫然的神情和助教那無奈的眼神:僅僅是一堂課而已,他的工作量就已經減輕了大半,如果這位大佬再來一次興致的話,書本上剩下的內容已經不夠成為大佬再講一次啦!
當然,在哪里都不缺學霸這種物種,某些學生不僅僅能夠跟得上對方的思路,而且還能夠舉一反三:“斯坦福教授,我有一個問題。你有關注最近的電化學方面的論文嗎?我指的是沒有經過評審的那種!”
“你說的是那一篇關于電化學界面理論模型設想的論文嗎?”斯坦福教授對這個學生有印象,并不是因為這個學生有多聰明,事實上,作為全世界的人才收割機,老美的大學里從來不缺少有才能的人。
他之所以對這個學生有印象,是因為對方的父母是他實驗室的贊助人之一。
“是的,您是如何看待那一篇論文所提出的那個設想的?”
“僅僅是從化學的角度來看,目前我沒有什么辦法能夠去檢驗他的設想。但是如果從實際應用出發的話,他的成果毫無疑問就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
“也就是說,即便是您也沒有辦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嗎?”
“是的,出于嚴謹的考慮,我并不能那么去做。事實上,在一個學說經歷過足夠的考驗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給出一個結論,那是不負責任的!”
“那您覺得他有可能把這些猜想變成現實嗎,我指的是就像是價鍵理論一樣的那種!”
“我沒辦法確定,但是我希望如此,因為那意味著新的化學產生!”斯坦福教授合上書本遞給助教,然后便飄然離去,剩下學生們在教室里止不住地驚嘆!
Ohmygod!
新的化學,這是多么新奇,多么令人振奮的字眼!
如果是其他的人在這里大放厥詞,他們早就把自己腳底下的皮鞋給扔上去了,但是這一位是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他的話毫無疑問是非常有說服力的!
往高處講,對于那些頂尖的學者來說,新的化學意味著化學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們也有了新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理論工具。
而對于那些一般的學者來說,尤其是學生們來說,最起碼畢業論文該選哪些題材不需要發愁了!
所以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說,這都是一件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