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話這么多。趕緊吃菜,趕緊吃菜涼了就不好吃了。”何女士看著自己的女兒,有些不舍道。
“女兒大了,終究是要嫁人的,既然女兒找到了良配,你應該高興才是,這是好事兒啊!”老金倒是看得比較開,雖然他心中才是最不舍的,但是他卻不會表現出來。
四道大菜,除了夫妻肺片之外,還有一道東坡肘子,清蒸江團,以及一道蹄花湯,四道菜算是齊活了,大家這才開始正是吃飯。
北宋眉山蘇軾,是我們四川老鄉中名氣最大的一位文人。他不但能文能詩,一代文豪,而且喜食善飲,自稱深諳飲食之道的老饕。
就拿豬肉來說,是一種最普通的肉食,被人稱為「廣大教主」,經蘇東坡《豬肉頌》一介紹,便被人稱為「東坡肉」,流傳千載,所以說蘇學士可以稱得上是豬肉教教主了,那個時候大家以吃羊肉為美,豬肉是不入流的東西。
不過蘇大學士因為一直被貶,所以自然吃不上羊肉了,就只能靠吃豬肉打打牙祭,至于吃肘子那是逢年過節的奢侈吃法。
不過那個時候豬都是沒有經過處理的,腥臊味兒非常重,所以蘇大學士在這上面狠狠地下了一番功夫,于是便有了名傳千古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
清蒸江團是指加入火腿后將江團魚處理干凈上鍋清蒸,江團魚體表裸露無鱗,刺少。這種魚終年棲身于嶙峋險峻、蒼翠幽深的岷江山峽十多米深水底的魚窩中,是一種稀有的珍貴魚類,算是一種河鮮。
蹄花湯則是簡單多了,就是一只豬蹄兒燉出來的湯,提到這個名字,很多人以為就是一碗湯,其實不然。雖然蹄花湯確實是以湯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它里面的內容卻要豐富很多。
蹄花湯,選擇品質上佳的豬蹄(通常是最前端的部分),然后混合白蕓豆或者豌豆之類的配料一同燉煮。
蹄花湯整體看起來非常清淡,似乎不太符合重慶人好吃辣的習慣,因此,重慶的蹄花湯,通常都不僅僅是豬蹄那么簡單,而是會搭配上店家獨家秘制的辣椒蘸料,當然不吃蹄子只喝湯也是可以的,撒上蔥花味道也很好。
王峰就足足喝了三大碗,然后才滿足地一個葛優癱,癱坐在椅子上。
不過突然想到這里不是自己家,所以王峰又很快地坐了起來。這一頓飯雖然沒有什么海參鮑魚這樣的珍貴食材和名菜,但是由于大廚的手藝不凡,再加上吃飯的地方和氛圍的加成,王峰感覺吃得非常舒服。
何女士和兒媳婦,莉莉,還有老金同志基本上都是以喝湯為主,最后剩下的大豬蹄子則是交給了王峰和金晨興兩人,一人一個。
最后則是上了幾樣干果之類的,不過幾人倒是沒有干坐著聊天,而是打起了國粹——麻將!
王峰雖然運氣極佳,但是基本上都不胡牌,而且判斷精準,頻頻點炮,現場其樂融融,主賓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