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雖然想是這么想的,但是大家手底下都不慢。因為他們都非常清楚,那些做學術研究的家伙底線還是有的,而且那些真正操盤的大佬是絕對不會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哪怕再不愿意相信,這東西也是真的。
按照他們得到的最新的消息顯示,這玩意兒能提高10%的熱利用效率,也就是說能夠提高相當于25%的發電量,這意味著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這個時候拋的越快,受到的損失就越低。動手慢的人那一堆期貨合同只能變成一堆廢紙,用來擦屁股都感覺硌的慌。
然而能夠得到消息的終究只是一少批人而已,今天晚上肯定會有很多人睡不著的,明天早上交易所門口也肯定會多出很多具尸體,也許明天起的早一點,還能夠在天臺上看得到正在吸煙人影……
和那些投機客相比,實業家受到的沖擊反而是最小的。那些能源巨頭雖然也會有一些損失,但是那也不過是超額利潤而已,基本的利潤還是能夠保證的。畢竟還需要繼續從人家那里進口煤炭,所以說倒也不至于降價太狠。
不過在新技術的沖擊下,原先奔向1200這個大關的動力煤價格得到了有效遏制,已經開始了大幅度的回落。在最新的供貨合同上,交易價格已經降低到了900以內。
當然了,也不全是利益受損的人員。否則的話,王峰的論文也沒有辦法能夠順利發表。新的技術除了對原有的秩序進行了沖擊之外,也為大家拓展了新的道路。
最起碼在這一段時間內投入熱電領域的資金,就翻了幾番不止,一方面大家是為了彌補損失,但是更多的還是看到了他廣闊的未來。所以在這一方面,科學家是收益的,這也是他們這么痛快地把論文過稿登刊的原因。
所以說在大部分時候,同行研究取得了進展,對他們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當然,也許有時候他們會被本國的一些小報紙或者不懷好意的人瘋狂diss,但是他們又沒辦法提供資金,所以不用在意他們。
所以在大部分時候大家都會像是看小丑一樣看他們這一群反智人士,只要對他們沒有太多的影響的話,他們就不會在意。當然,如果是人身攻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美國社會的科學研究組織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沒有對研究進行通盤規劃和管理的官方機構,致使研究工作呈現明顯的多元化特征,研究者個人的興趣對研究的內容和方法有著重要影響。
不過,它曲折的發展歷史表明,由機關部門、基金會、企業和高等院校構成的美國的科學科研體制猶如一只無形的手,操縱著科研事業的方向、重點和命運。
美國政府是科研事業的重要經費支柱之一,主要通過財政撥款來影響和控制科研事業。近半個世紀以來,雖然聯邦政府對科研的撥款額度有所起伏,但總的呈增加趨勢,這一點是《美國統計摘要》公布的。主要是由國家基金會和部門活動資金等等提供。
第二大主力就是私人基金會了,這是與聯邦政府并列為美國科研資金的兩大主要經費支柱的組織。美國各類基金會數量龐大,名目繁多,如僅在altavista網站即可檢索到各類基金會340個。
一些基金會熱心支持科研事業(如卡內基公司、洛克菲勒基金會、福特基金會等),在推進美國基礎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里僅以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為例來說明私人基金會在美國科研事業中的作用。
當然,資本家自然不是慈善家,所以這些東西他們都是要求回報的。當然,如果你沒有研究出來什么的話,你自然就不用擔心這個了。是如果你所研究的東西具備極大的商業價值,那么絕大部分的成果都會被他們拿走,個人或團體能夠享受到的成果大概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