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乃數百年京都,城里自然遺留了好多達官貴胄王子王孫的后代。延至清末,京城里更是有數十萬每月坐等發工資的八旗子弟。
這些人不工不商,每日只知道架鷹斗狗,吃喝玩樂的公子少爺。
盡管到了民國這些人的俸祿都沒了,但這種愛吃愛玩的習慣倒是流傳的很廣。
蕭越去胡同西邊的公用電話亭一同電話,晌午時甲字號就來了兩位老頭。先來的這位在后世大名鼎鼎,許四海只看過他的照片,以及網絡傳說中了解他。
他就是王世襄。
長得挺富態的一個老者,穿著一身老頭衫,大褲衩,腳上黑面布鞋,笑起來就如同彌勒佛一般的慈祥。
王世襄出身富貴人家,從小就愛玩,鴿子;蟋蟀;老鷹;狗;蛐蛐,烹飪,上大學時他就有過胳膊上架這老鷹,懷里揣著蟋蟀的就舉動,還被教授給逐出課堂。
不過別人玩都是玩物喪志,而他卻玩的很專研,每一種都玩出學問。
今天這老頭一看到許四海,就直夸他長得帥,有他當年英俊的模樣。而且還有一口帶著磁性的嗓音。
說許四海間將來娶老婆一定很不難。
許四海苦笑道,自己現在尚在求學,連蕭越身上的皮毛都沒學會,哪里有心思娶老婆。
“老王,這小子玩古董還是有點小機靈的。”說罷還讓許四海那幾件他自己的收來的藏品。
王世襄還很意外,并饒有興趣的鑒賞了幾件,看后不住嘴的夸許四海不錯,在古玩上很有天分。
“小子,有空到我家來看看,我那里也有幾件好東西。”
能得到王世襄的邀請,許四海倍感振奮。
是王世襄家里有不少絕佳藏品,像明代家具,香爐,都是在后世很有名的,等到他老年時,這些家具都被轉賣給了香江著名導演李翰祥。
許四海一看到王世襄,他心里就生出小心思,將來能不能把王家的收藏給買回來。
有了這想法,許四海對待王世襄非常客氣。
閑話說過,許四海邀請王世襄看看他逮來的蟋蟀。
因為王世襄是內行,故許四海只給他看中品上品的,最差的就沒拿出來。
王世襄看了一圈,指著蕭越給挑出的三只上品為最好,還夸老蕭小時候玩蛐蛐的眼力還在。
為了給王世襄留下好影響,許四海還讓王世襄自己隨便挑。
王世襄也是場面上走過的老人,風風雨雨的啥沒見過。他一看就明白過來,桌上那三只最好的,主人家一定留有大用處,他只挑了兩只中等的說是帶回家自己逗著玩。
老先生要付錢,許四海堅決不允,說王世襄既然是蕭越的老友,來這邊拿點小玩意難道還要收錢?
況且這些個蟲子都是自己在山里捉來的,除了出點力氣那里有啥本錢。
“您這不是打我的臉嗎?”
蕭越對許四海這番態度非常滿意,還在一邊幫腔說這是孩子的一點孝心,有機會點撥一二比啥都強!
“你們這是師徒倆在算計我。”王世襄馬上揭破。
不過這等算計,他甘愿接受。
笑呵呵堅持要付錢,還說這是許四海賺錢的買賣,他不能不付錢就拿走,最后付了四塊,滿意的帶了兩只蛐蛐,說自己自己回家逗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