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儒這人做生意好像很有點天賦,他也不去擺攤但銷貨速度卻是極快,這不他又來進貨了。
“老四,我有個熟人家里想要出點貨,你有沒有興趣?”
“有哇!”
許四海說自己做生意就是為了能收古董!
說好了,許四海和李成儒一起走,先去李家把貨放下,然后再有李成儒帶著許四海一起去持寶人家里。
汽油小三輪屁股頭一陣冒煙,倆人飛快離去。
李家和故宮就隔了一條金水河,站在他家的院里就能看到故宮東北角上的箭樓。地段那是好的沒法說了。
隨后就是許四海在李成儒的指引下,直奔北城。
在雍和宮東邊藏經閣胡同,倆人進了持寶人家里,主人家鮑大哥是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還帶著眼睛,看上去文縐縐的。
這是個二進小四合院,居然獨門獨戶就住這一家人,這在京城很少見。
四九城的老土地都講規矩,進門先給奉茶,盡管茶杯里翻騰的是細碎的茶葉沫子,但主人家的心意已經盡到了。
在許四海看來能喝得起龍井的,誰還會賣家當?
幾句閑話過后,許四海大夸這套小宅子挺好的,家里干干凈凈,地方也很清幽,住上一家絕對舒適。
“大哥,聽說您家有不少好好東西能否賞臉鑒賞一下。”
“沒問題!”
鮑大哥隨即從里屋抱出來一大捧卷軸,隨后又拿來兩方硯臺,、一對元代鈞窯的瓶子,林林總總好些東西,把堂屋的空間占了了好大一塊地。
這還不算,鮑大哥還手指大門邊上墻角的一個小缸說,這也要賣掉。
許四海走上前看了下,這是個明嘉靖八角形大畫缸,底下還有個鐵力木的架子。
畫缸是專門用來放字畫卷軸的專用小缸,高約一尺左右,口徑一尺多,外邊用青花繪制有山水高士圖。
看胎質畫風,屬于民窯的,但屬于民窯精品!
明代嘉靖時期老百姓很窮的,有“嘉靖嘉靖,家家干凈”之說,能有空閑在家寫寫畫畫,買上肌膚字畫欣賞的,那都是非富即貴的有錢人。
這種人怎么可能去買些劣等品?
官窯器搞不到,那就買上個無限接近官窯的東西,也好為自己添上點斯文氣。
一個乾隆青白玉山水紋筆筒,康熙竹根雕刻的彌勒佛,明清端硯歙硯,古代徽州胡開文的一盒成套的墨,自然都屬于這一類的文房擺設,體面含蓄的顯示這自家的富足!
文房器物東西都是真的,徐四海就開始關心起那對很顯眼的元代鈞窯小四方對瓶。
這對瓶子不到一尺,上下口徑一致,中間鼓出,其上還掛有紅斑。
據蕭越所說,和書上看來的,元代鈞窯已經質量就很差,不但做工粗糙,連紅斑都做不好了。
北宋時期的鈞窯,紅斑大都呈玫瑰紫色,這是瓷器上的紅色與天藍底色互相融合所形成,看上去瑰麗絢爛,形色各異,可以說是千般風姿,萬種形態。
而現在這對元鈞,掛紅雖說也是紅彤彤的,但是丁點融合都沒有,看上去就像是貼了一張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