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有汝窯?”
吳偉帶來的這個消息,令許四海震驚不已,那可是五大名窯之手,自己心心念念的好東西。
不過這家伙不是圈內的,他的話可信度不高。
萬一吳偉把鈞窯錯看成了汝窯,那不就空歡喜一場了。
蕭越說反正中午也沒啥事,不就是多走幾步路嗎,真的直接買回來,萬一要不是汝窯也心死了。
“走!”
拿了錢,吳偉帶路過去。
許四海還和吳偉說,只要是真的汝窯,不管能否你拿下,都會請他吃頓飯。
吳偉嘮嘮叨叨說現在天氣熱了,東來順的涮羊肉是沒了,不過可以去烤肉記,一樣可以吃的滿嘴油。
路上,吳偉還給許四海介紹持寶人家庭,說這家叫那三爺,是八旗子弟,也住在西城。
走了沒多遠,果然就到了那家。這是一處大宅子,不過那家卻住在四間倒座房。
在四合院,面朝北的倒座房最不好,冬天曬不到太陽不說,還直往屋里灌北風。
進屋后許四海看到那三爺今年約有六十上下,顯得略有蒼老,屋里也是亂糟糟的,但家里的家具都是頂級貨色,不是紫檀就是黃花梨,每一樣都讓許四海眼饞。
沒辦法,許四海他是穿越者,他的記憶里紫檀木黃花梨家具都是可以上大拍的,他怎么會忘記!
這些家具現在但價格又那么便宜,他怎么會不眼饞?
旗人好客,還給許四海上茶。
幾乎問候過后,吳偉請那三爺把家里的汝窯拿出來給許四海鑒賞下。起初那三爺還有點不滿吳偉嘴大,不過在吳偉的苦苦哀求下,那三爺還是去了里屋那東西。
那三爺手上提溜著一個黃綾子的小布袋走出來,袋子里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是啥。
不過許四海看到這塊福壽紋黃綾子,就知道那家在前清一定是富貴人家,要知道在清朝正黃色可不是算是隨隨便便就能用的。
袋子被放在上好的八仙桌上,打開后許四海眼睛都直了,他心里激動的砰砰直跳。
汝窯啊,真的就是汝窯,天青釉的弦紋奩(音;連)
奩是古代閨房里放小鏡子的,故體積都不大。銅;陶器;瓷器,漆器的奩都有,尤以漆器為多。
創燒與宋徽宗時期,專供皇室御用,時間僅僅20多年,釉水中據說還加了珍貴的瑪瑙,存世量更是稀少到了鳳毛麟角的地步。
今天被自己給不經意的撞見了,怎么能不激動。
還沒用肉眼鑒賞,許四海預先用上了他好長時間沒用過的異能,鑒定真的就是汝窯!
確真無疑!
這只奩約15公分口徑,高約12公分,通體施天青色釉水,口沿部還有兩條細細的弦紋,也就是一條凸起的直線,近腿足處同樣也有一條。
三只腳都是獸足,顯得飽滿有力。
翻到底面,還有三個芝麻大的小破口,行內稱之為支釘。
汝窯是皇室御用品,為了好看便通體施釉,這就使得汝窯器物不能站著燒,不然腳上的釉水在熔融時就會粘住底板。
為了避免窯粘,就要把汝窯器物給頂起來,又能在燒成后輕易的把支持物給去除。
古代技術高超的窯工們就想出用支釘來解決這個難題。
支釘實際就是也難怪瓷土捏成的三角形泥塊,下邊大上邊尖尖的,入窯前的汝窯器物就坐在這三個支釘上,入窯燒制。
因為接觸面極小,故而汝窯燒成后用手輕輕一掰,就能將支釘給掰斷,自然也就會留下三個芝麻大的支釘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