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鋸子鋸,再用小刀休整到尺寸,敲進去試試是否合適,榫頭大了敲不進榫眼睛,他還要用刮刀慢慢的休整,一次一次的裝配實驗。
張大壯下班看到了說這樣速度太慢,“我不是送你游標卡尺嗎,拿來用哇。”
得到高手的指點,許四海做榫卯的速度大大加快,尺寸準了榫卯的配和也變得嚴絲合縫。
要知道游標卡尺的精度,比頭發絲還要精細好多好多,肉眼看上去那還不嚴絲合縫!
張大壯太過熱心,沒兩天還給徐四海送來一套鋼板做的樣板,和一把可調節任意角度的萬能角度尺。
這把萬能角度尺因為是專門量角度的,精度非常高,就是幾分幾秒都能給你量出來。
在配上測量厚度的游標卡尺,可以說許四海做好一副榫頭,看比孟明軒這樣老法師的作品。不是他這個木匠活的初學者有多聰明,而是工具的精度實在是太高!
按照張大壯的話來說,他那套量具可是用來造飛機大炮的,現在改為做木匠已經是大材小用了,還能不準?
徐邦達和啟功兩位先生從外地回來了,他們錯過了蕭越的葬禮,一到京城就直奔許四海這邊,要來給老朋友上柱香意思下。
兩位老先生看到蕭越那黑白相片唏噓不已,不禁眼圈都紅了。作為“孝子”的許四海還要找一旁陪著磕頭還禮。完事后他們倆還問了蕭越臨終前的情況。
完事后啟功先生忽然問:“老四,我怎么聽說你師傅病重,你還去了趟津門,這是咋會回事?”
“津門?”徐邦達忽然說:“一定是你師傅要你去買范寬的畫是吧?”
許四海大吃一驚,心里還暗罵誰嘴那么快,這么保密的消息怎么會傳到徐邦達的耳朵里,他堅決反駁說沒有。
徐邦達卻非常堅定的說一定有這件事!
他還說蕭越這輩子都在惦記津門張家;那副范寬的《寒林雪景圖》,既然蕭越病入膏肓還要派徒弟走一趟津門,就一定是為了這件事!
事情都被徐邦達給點穿了,許四海在裝也沒用了,他還知道這件事外泄就會引起很大的麻煩。還很不客氣的出言譏諷:“兩位老師不去做偵探,真的是屈才了!”
徐邦達對此毫不在意,還老生長談:北宋范寬的畫傳世不過聊聊幾幅,他看過的也不多,現在許四海這邊就有一副,他自然是要欣賞下的。
躲是躲不過了,賴也賴不掉,許四海為了獲取最大的便宜,他要求兩位老先生明年清明這天一定要來送他師傅入土。
“這個沒問題!”兩位老先生異口同聲的答應下來。
畫被拿出來攤開,兩位先生立即就被這幅畫給吸引,徜徉其中如癡如醉久久不愿醒來。
一個說這幅畫高冷險峻;另一個是氣勢雄渾,一個說傳承有序;一個說提跋都是名家墨寶,非常珍貴。
“尤其是還有趙孟頫和宣德皇帝的墨寶,尤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