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又擺出一副苦哈哈的架勢,說二百收來的要老四再加上一百,算是給他一天的飯食錢。
“成交!”
三百塊,這個價錢許四海覺得很合適,他還讓老板把觀音像給包起來捆好,這樣他提在手上方便走路。
這會人越來越多,老四還掏出懷表看看時間,別耽誤了九點茶樓的約會,看還有一個小時時間,許四海準備在逛逛。
這不今天運氣好嗎,還想再接再厲!
此時身后有個聲音傳來:“請問您這塊表買嗎,我出高價。”
許四海一陣警惕,趕緊把金懷表給握緊了,轉身看到一個中年人正笑瞇瞇的看著自己。“好東西,不能賣!”
來人是個中年人,面色和善,他也點頭認可,說正因為是好東西,所以他愿意出高價收購。
大家都是識貨的,此地人多最雜,雙方都直說東西而不說是啥東西,免得生出是非。
許四海笑稱感謝先生識貨,但這件寶貝自己用的非常習慣,而且自己也很喜歡,所以不能出手。
“太可惜了!”
來人還掏出一張名片交給許四海,說啥時候想要出手金懷表,一定要去找他。
許四海看了下名片,這才知道此人還是個大老板,姓陳,在尖沙咀開有一家鐘表鋪子。他忽然想起,原來這位老板是一位歌星的老爸。
倆人分手,許四海繼續閑逛,他還買到一個康熙時期的銅香爐。盡管這是個民窯,但銅質非常好,造型也很漂亮,小巧玲瓏,屬于名窯中的精品!
再看懷表許四海就謹慎多了,他都是握在手心里偷偷的看,已經八點半了許四海開始往回走,同時還打開了異能邊走邊掃視,這樣能節省時間。
一連走過十幾個攤位走過,許四海的腦海里沒有任何響動,又走了有百十米還是沒有響動,他自己還在嘀咕應該是沒有漏網之魚了。
遂大步往遠處的茶樓走過去。眼看就要到茶樓門前,腦海里忽然響了:“有寶!”
許四海馬上停下腳步,看到身邊有個售賣舊收音機;錄音機;書籍皮包的小攤位,最入許四海眼睛的事一對紫檀木的鎮紙。
鎮紙為長條形,20公分左右的長度,中間微微凹陷還鑲嵌了一塊填彩的象牙。這種類型為晚清民國時期有錢人家定制的鎮紙。
這一路貨國內各處都有,量還不少。
“這是個好東西啊,還是紅木的。”說完,許四海就拿起這對鎮紙看看。
感覺入手遠超一般紅木的分量,他就知道其中必有奧妙!
老板看了眼許四海,還用港普說:“這是紫檀木,還鑲了象牙,五百塊!”
意思是這件貨很貴的,許四海要是兜里沒錢趕緊走,別耽誤他的生意。
遠處陳金根看到了還走過來,督促許四海趕緊去茶樓,大家都在等他呢。
看到許四海正在和人談價錢他自然是要幫忙的,還指責青年小老板:“這么小兩塊木頭,要五百是不是瘋了?”
500港幣根本就是隨口虛報的,小老板仰起頭問許四海愿意出什么價?
“八十!”
“很合理!”陳金根還跟上一句。
小攤主:“一百吧,算是湊個整數!”
“可以。”
銀貨兩訖,陳金根帶著許四海進入玉記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