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會小街上的人氣開始增多,許四海還看到不少節儉的老頭老太太在攤位上挑挑揀揀的。
后邊幾個攤位售賣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二手貨,和古董有天地之差,這都不是許四海的菜,他正眼都不帶瞧的。
在一個攤位上,許四海看到一個微微泛黃的紙卷,他得到攤主的同意后拿起來看看。
紙卷上是一副佛像畫,畫的是西方三圣。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大勢至菩薩,右邊是觀世音菩薩。
再看落款為民國壬午,還有個四方陰文方章,“張爰!”
嘶,許四海倒吸一口涼氣!
張爰就是張大千啊,他在抗戰時期去過敦煌臨摹古代壁畫,這件事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壬午年是1942年,剛好是張大千到敦煌的第二年。
再看畫面,完全就是壁畫的復制品,不管是佛像的開臉,還是衣著神色都非常逼真。
這就是大千先生的真跡!
許四海又納悶了,張大千乃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大畫家,他的畫竟然淪落到地攤上來了,他想不通。
只能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連張爰都不認識,除此再無其他理由。
“老板,這個張爰是誰,我怎么沒聽說過?”
“你問我,我問誰啊?”老板連頭都沒抬,在忙著擺布攤位。
問價,才一百港幣,許四海想要換掉五塊錢,可惜老板不愿意,他只能付給老板一張百元大鈔拿下這張畫。
這種好東西,就是花十萬也要拿下,何況才一百塊。
點上煙美美的抽上一口,許四海頓覺今天的空氣特別好,此地的人氣也很足,還有就是“香江真是自己的福地,老是給自己送錢!”
許四海還沒走呢,隔壁老板把他叫住了,說他這邊有個菩薩像要不要?
這位老板就像是變戲法似的,從包里掏出一個一尺多高的壽山石觀音坐像。
壽山石產自福建福州,最出名的就是田黃,其后依次還有桃花凍石,芙蓉凍石;荔枝凍石等等名貴石頭。
現在許四海眼前這座觀音像就是白色的芙蓉凍。
看佛像底部蓮花的造型,以及佛像的開臉,這是件晚明時期的造像。造像為****,手捧一個寶瓶,一臉慈悲,安寧寶像。
這是個好東西,要是價格合適的話還是可以手下的。
不足之處就是這件造像沒有得到妥善保管,渾身上下全是灰塵,看上去很臟。
許四海佯裝看了下,說這東西是件民國的,很不錯。“多少錢?”
“一千!”
“不要,這么臟,買回去清理也要幾天時間,又不是田黃。”
老板心里還在罵田黃你個大陸仔買得起嗎?
不過嘴上還是跌價了,八百,少一分都不賣!
許四海轉身就想走。
“后生仔你不走,有話好商量嗎。”看到許四海返回,老板說:“你開個價,合適了就賣給你。”
“二百!”
剛巧有個大媽路過,還自語“一塊破石頭還想騙人家大陸仔,沒良心!”
這真是神助攻,許四海開心都笑了。“看見沒,大媽都看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