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滄州人張金平跟著同鄉遠親曹用;背著大麻袋從火車站走出來。
此時為五一的凌晨,半夜里的天氣還稍稍有點涼。
此時公交車也沒了,等通宵車還要個把小時,倆人索性背著麻袋往潘家園走。
張金平今年年前剛剛成親,他腦子活,想著五一剛好是仲春時間,天也不冷,田里農活更是再就忙完了,家里沒啥事就想做點生意掙些個外快。
現在農村家家分田東到戶,吃飽飯基本沒問題,但就是兜里沒錢,以至于好些沒事干的農民都開始當起了販賣古董的生意。
張金平也趕上了這股潮流。
等這倆人到了潘家園,張金平看了看天,估計大約是早上3點,他卻看到這個市場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波一波的人背著扛著東西全都是往市場里進的。
曹用還和張金平說,餓了吧;甭急,馬上就有熱飯吃。
張金平此時等于是個小學徒,他那里會讓曹用出錢買飯給他吃,這也吃不起啊。他趕緊說自己不餓。
曹用知道自己這個晚輩的小心思,他也不說破。
進入市場,張金平首先看到的就是人,很多很多的人,聲音還很嘈雜,還有個小鋪面前頭有七八個人在排隊。
“到了,這是這里!”
曹用讓侄兒張金平把背上的小心的麻袋放下,隨即張金平就被帶到一處蒸籠邊上,張金平估計蒸籠里應該蒸的有饃饃。
“叔,我不餓。”張金平還是不愿意叔叔為他花錢。
曹用笑道“傻孩子,這個攤位的老板為人很好的,只要賣給他老物件,此地的肉包子不要錢使勁吃!”
世上還有這種好事?
張金平活了20多了,還是第的一次遇上。
倆人在衣服上抹抹手算是清潔,隨即有人從蒸籠里,用筷子拿出幾個熱氣騰騰的肉包子遞給他們,這叔侄倆便席地而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肉包子皮薄餡多油水足,可把張金平給樂壞了,他一連吃了五個還不過癮。
邊上分發包子的人還要張金平喝口水慢點吃,別噎著了。
等到它們倆人吃飽喝足,剛剛輪到他們到棚子里去做交易。
談生意,首先是曹用,張金平看自家叔叔好像和這個年輕的許老板挺熟的,叔叔一到許老板就叫得出名字“曹老板好!”
隨即曹用把麻袋里的東西一件件的拿出來,這個許老板也隨口一件件的報出名頭,康熙官窯青花大碗一個,崇禎民窯的花觚一只,明清玉片三塊,袁大頭孫小頭五塊,古畫一副。
許老板還笑問:“曹老板今天想要多少?”
“300整!”
“老生意,成交!”
曹用大贊許老板是個爽快人,和他做生意就是痛快,其他攤位的老板還要磨磨唧唧的討價還價,看著就煩!
再輪到張金平,他也學著叔叔的樣子,把麻袋里的東西往外掏。
許老板說這個小老板陌生,還問是曹用新收的徒弟還是親戚?
曹用自然要介紹下,這是他好朋友的兒子,以后就準備走這條路了,還請許老板多多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