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平是第一次做古董生意,是有探探路的意思,所以他東西帶得少,
他帶了有銅菩薩,官皮箱,香爐,元代磁州窯的枕頭,大碗一對。具體啥年代,啥物件他一概不知。
老實說張金平此次就一個目的-----賺錢!
只要這個許老板價錢合適,自己有點賺頭,給錢就賣!
許老板問價,張金平報出他在就和曹用商量好就價錢,180塊。
張金平還忐忑的等著許老板還價,可人家非常爽快的就答應了:“成交!”
讓張金平一肚子還價的話都還沒來得及說出口。
他覺得這個許老板真的實誠,為人還爽快,是個可以繼續生意下去的好伙伴!
180塊,自己就能有足足25塊的賺頭。
而時間呢,不過就是半夜火車的時間。這要是一個月跑個三四趟,不是比上班還要賺得多?
一時間張金平覺得倒騰古玩,是個很有錢途的行當!
他準備一輩子玩下去。
等到張金平叔侄收了錢,滿意的離開,小商鋪門前還是有七八個人在排隊,他們也和自己一樣,把麻袋放下后就熟門熟路的去吃包子,一點都不擔心賣得出去賣不出去。
天還早,這叔侄倆又蹲在蒸籠邊上,歇歇腳等著天亮在走。
曹用抽著旱煙,還小聲和張金平說,別看這個許老板年紀輕,人家實力強得很,在京城是開大買賣的!
人家就是喜歡這些個老物件,所以價錢上一點都不計較,這你也看到了。
“往后哇有東西先給許老板送來,千萬別忘了!”曹用還用旱煙指指排隊的那些人,“他們也是受過許老板的恩惠,往他這邊送東西的,別人家挖都挖不走。”
等到天亮了,外地的販子基本撤退,曹用張金平這對叔侄也準備走了,但許老板還叫住他們。
許老板從鋪子里走出來,笑問張金平有沒有興趣一直玩下去,要是有的話他可以送他兩本書,這樣多學點將來收東西能明白很多,也不會花大價錢賣個低檔貨。
張金平驚喜莫名,連忙說:“謝謝,我愿意,非常愿意!”
曹用也為大侄子而感到高興,這就是許老板要教學問了,這多好!
許老板:“下回小張老板再來,我送他兩本書看看,看了可千萬別外傳!”
“明白”張金平頻頻點頭,連說“這是吃飯的行當,誰也不教!”
以后這個張金平還真的學出了三腳貓的水平。
天亮了,潘家園的外地販子都走了,城里的愛好者和販子們又一撥進來,他們有得買進;有得賣出。
但看到頭一家許四海的攤位,門上還掛著“敞開收購古董,價格優惠”的牌子,不由得他們先要到這個攤位上來看看。
這又能收到不少好東西。
盡管市場里其他攤位老板很羨慕,但這又能怪誰呢,都是自己沒眼力,街道搭棚子的時候自己就該搶第一的。
等到早上八點多,從海南返回的周渤海一身西裝也來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