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周寬這么一說,譚曉蔓輕輕頷首:“也對,畢竟我也是第一次經歷創業型公司的發展過程。”
又說:“金融部門有這么急著要馬上完全獨立出去嗎?”
周寬解釋道:“有的,現在的金融部門其實就是個工作室,以前投入的資金量不算大,現在你的、你家的、我的,我家的、甚至包括草臺公司的資金都要輸入進來,沒有冗余容錯很致命,畢竟以前你們的資金也是要選一個很成熟的金融團隊才敢交付打理。”
“越早獨立風險越小。”
譚曉蔓輕輕頷首,認同了這個觀點。
周寬并不意外譚曉蔓會提出各類問題,甚至是看起來簡單的事情。
這才是譚曉蔓。
要么就不管,要么就要弄明確,不會留著疑惑什么的去烏七八糟的協調之類的。
金融部門現在其實是分成兩大塊的。
一部分是給鴻鵠留一條最終的關鍵資金儲備路,在必要時刻能救鴻鵠一命。
另一部分是周寬、譚曉蔓等人的現金資產增值平臺。
事關金錢利益,在兩個商人眼里,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畢竟商人不關心錢,還能關心什么?
“……”
除了金融部門的獨立需要立即執行以外,還有一些要馬上著手進行的架構調整。
梳理整體的組織架構。
將原本細分的小部門合并成事業部。
“規劃還行啊,比較長遠的樣子。”看著看著,譚曉蔓贊揚道,“難怪你說是對未來的半次展望,按照這個形式,將來鴻鵠小不了。”
“而且這還只是一部分。”
“不過現在需要調整整合的就是成為金融事業部、軟件開發事業部、總項目事業部以及這個全全新的核心:信息電子基礎業務事業部。”
“對吧?”
周寬應了聲:“這個全新的核心事業部名字暫時不搞這么大,目前這個核心部門要進行的業務只有一項,研發、設計、測試電子黑板。”
譚曉蔓笑了笑:“知道,代工生產等是交給‘譚氏’與鴻鵠合資成立的新公司。”
略頓,譚曉蔓又說:“剛好也提起了這個合資公司的事情,就順便把這方面的事情說完。”
“上周‘譚氏’開了一次高管會議,剛好我從去年談完大項目后一直就也沒接什么大事情,所以,跟鴻鵠合資成立公司的全部事務就交給了我負責。”
周寬:“……”
這踏馬就叫富婆了吧!
什么踏馬叫驚喜?
這就踏馬叫驚喜!
左右手的事情的啊……
周寬一下就想美了,事實上也挺美的,譚曉蔓更大的利益在鴻鵠,她可以說是身在‘譚氏’心在‘鴻鵠’。
于是,說完這句決定性的話,譚總望一眼周寬,面上有了笑容:“所以,周總,這個新公司叫什么名字,你來定?”
嗯……就略過了磋商、談判的過程,直接實質階段了!
就踏馬舒服!
周寬想了下,隨口道:“公司名也沒那么重要,反正就一個代工廠,跨越、超越之類的隨便就行。”
譚曉蔓也不多啰嗦,點頭應了下來:“也行,能注冊就行吧,反正logo是鴻鵠的,‘譚氏’也不過是要借這個機會進行一定的嘗試,電子產業大爆發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