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個,譚曉蔓又說:“股份比例‘譚氏’那邊是希望最起碼能五五開。”
“我覺得五五開不妥,有點糾紛就很麻煩,鴻鵠占52%吧,前期譚氏會墊資,反正體量不大,就在譚氏下屬工廠隨便搞個車間就行。”
周寬樂了下:“你都想好了,直接定下來就完事了。”
“流程還是要走的,不然譚氏那么多股東可說不過去。”譚曉蔓很正經的說。
譚氏的股權構成可不算簡單,哪像鴻鵠這么清晰明了。
所以在跟周寬合伙辦鴻鵠,親眼見證了一次次資產飛漲后,譚曉蔓當然就做出了一定取舍。
譚氏那有點復雜的盤子還是交給家里去搞,她譚富婆現在可是鴻鵠法人代表了,指不定就能依靠鴻鵠成為羊城首富了。
總之,鴻鵠與‘譚氏’的合作,就在兩人像是兒戲般的討論中定了下來,具體的事情就與兩人無關,自有人會去完成。
“……”
之后兩人又具體討論了即將分拆出來的各個大事業部,誰先誰后都得定下來。
尤其是總項目事業部,幾乎就是將眼下的公司架構徹底打碎,這肯定是要緩步走的。
所謂總項目事業部,其實就是以大事業部的形式來統籌所有互聯網產品項目。
比如眼下的知乎、樂團購、輕彈視頻、秀直播、一點新聞將全部放入事業部的殼子里面。
之所以這么安排,其實就是區分虛泡泡的互聯網產品和核心產品。
這些互聯網產品項目的收益其實是能看到頭的,而且幾乎每個項目都會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時代迎來罕見的競爭。
燒錢、并購、融資、資本入侵等等等等都會發生。
太累了。
不具備獨占性的核心價值。
所以周寬才提出了要成立核心業務事業部,而且命名很大,‘信息電子基礎’這幾個字已經展露了周寬的野心。
他想要在移動互聯網大爆發時代獲得獨占性核心業務。
而這種核心業務將來必然是需要另開獨占賽道,不會是現有的那些電腦CPU、移動SoC、移動OS等等已經被人近乎完全搶占先機的東西,那樣投入大、競爭大、過分內卷。
因為這些東西國內不是沒人在埋頭苦干。
搞來搞去無非還是要博名聲等等,這玩意搞不好真沒人玩得過被熏陶多年的周寬,最后指不定是瘋狂內卷、內耗。
主要歸根結底這些針對的是消費者市場,非消費市場、非公開市場國內一直都在自給自足,無需操心。
周寬不算是奮斗B,所以他天然希望鴻鵠的核心業務是他人沒辦法競爭的,至少短時間比如三五年內沒辦法同賽道競爭。
周寬腦子里已經有了核心業務方向的雛形計劃。
夸張點說,是周寬依托于未來10年的發展與2021展望未來的基礎下,想到的對現有信息體系架構產生顛覆效果的業務。
“……”
總之,最后確定下來要著手調整的是獨立金融事業部,升格現有的研發部,招賢納士。
最后,周寬口頭提出了第六個項目開發計劃。
“隨著鴻鵠-白華電子商務產業試點在白華正式落地,接下來將會有各種各樣的力量介入白華,助力白華發展電商產業,將農村商品賣去全國乃至全世界。”
“一旦試點成功,我有預感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現有的電商體系巨頭不會樂意這么發展電商,他們更希望將粗制濫造的工業品瘋狂傾銷到農村,榨干農村農民的每一滴勞動報酬。”
“所以,我想由鴻鵠來主導推出一個新的電商平臺,專注農村電商,低調發展……”-
二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