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老城隍答道。
“好嘞。”伙計連忙添了些熱茶。
老城隍吹散了杯中茶葉,抿了一口熱茶。
伙計看了一眼窗外的大雨,搖頭咂嘴道:“這般大的雨,今年桂花還能有好收成嗎?”
“怕是少了。”老城隍嘆道。
居于酒安坊之人都好這一口桂花酒,老城隍生前也是酒安坊人士,亦是如此,今年這場大雨,怕是要把這月桂全毀了去。
說不準,年末就沒有桂花酒喝了。
桂花酒在酒安坊人眼中不僅是酒,更是樂趣,是這世間少有的煙火氣,酒沒了,可就得少許多人情味了。
“這么大雨,估計年末是沒有桂花酒喝了。”老城隍惋惜道。
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這場雨雖說有些影響,但對坊間的民生影響不大,不過是少了幾壇桂花酒罷了。
也只能等八月的桂花了,可是這滋味卻是差上太多了。
酒安坊沒了桂花酒,那可就不像酒安坊了。
伙計笑了笑,說道:“那倒不至于,年年酒肆都有義酒,小子我也有好些年沒見過,酒肆門口人滿為患的場面了。”
“或許吧。”老城隍嘆道。
他是城隍,他自然知道這場雨是有多大。
這場雨一來,估計年末時連那義酒都沒了。
酒安坊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采桂花的時候,便是在這一兩日之間,便要全部采完,但這場雨來的沒有半點預兆,在山間采桂花的采桂人都沒能逃過一劫。
鄉間的山神廟里,數人席地而坐,背后籮筐里有半筐的桂花,也被雨水浸濕了去。
有人舒了一口氣,抹了一把雨水,開口說道:“今年這雨真邪乎。”
“有多久沒下過這么大的雨了?”
“前些年那場雨倒是比這次大,但這場愣是趕上了時候,今年這月桂都才開始采,這可怎么辦。”
眾人聞言全都沉默了下來了,臉色都不太好看。
沒了桂花,何來桂花酒。
也只能罵這場雨了。
……
酒安坊橋頭的米粉鋪子里,小姑娘坐在攤子前,她望著大顆的雨水打落在河中,有些出神。
楊氏給她披上了風衣,說道:“姑娘,雨打進來了,別被風給吹著了。”
“娘親。”楊雪喚了一聲,問道:“爹爹呢?”
“爹爹給你熱湯去了。”楊氏坐了下來。
楊雪只是微微點頭。
楊氏伸手握住了姑娘冷冷的手,嘆道:“姑娘,你爹他是有錯,但也是你親親的爹爹,你這樣冷漠,可不像是娘的好姑娘了。”
“娘親……”楊雪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爹爹回來已經有半年多了,可到如今她也有些難以接受。
在小姑娘的印象之中,她對爹爹沒什么概念,一直以來都是娘親與她相依為命。
雖說娘親經常念爹爹的好,但當爹爹如今出現之后,她也想著去接納,但心中一直都無多大感觸,就好像是個陌生人站在眼前一般。
“唉。”楊氏嘆了口氣,伸出那滿是風霜的手,將姑娘攬入懷中,輕撫她的額頭。
還是慢慢來吧,這事也怪不得姑娘。
外面大雨蓬勃,橋上皆是水霧。
聆聽著雨聲,小姑娘躺在娘親的懷中,生出些許困意,她扯了扯身上的風衣,望著那雨。
她似在朦朧之間想到了先生,想到了滿街桂花香,想到了橋上的人來人往,想到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