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天啊,就是補天啊,上次鄭老師還提到了這篇小說。那一期《鐘山》我們還買了,不過當時沒有注意作者的名字,沒想到竟然是于東。”
朱福先這么一說,方濤也想起來了,之前是在《鐘山》上看過這么一篇小說。只不過當時對于作者名字并沒有太注意,可能只是瞟了一眼,發現不是名家就沒有放在心里。
卻沒想到《鐘山》跟《科幻世界》竟然產生了這樣的關聯。
方濤和朱福先都覺得挺意外的,畢竟除了這位于東之外,也沒聽過現在有哪個搞純文學的還寫科幻小說。
但同時他們也感到欣喜,似乎這樣看來,科幻小說也不像旁人說的那樣不堪。
……
于東和蘇桐是十三號吃過晚飯就從金陵出發的,坐的還是直快,但是到燕京也已經是第二天中午。
對于燕京,兩人都都很熟悉,不過還是有人來接。
據蘇桐所說,幾個朋友中,只有莫言現在活得還算輕松,所以他主動請纓來接車。
于東見到莫言的時候,這位未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正蹲在路邊抽煙。莫言個子不高,身形微胖,長了一張憨厚的臉。
他抽煙的時候人變得更呆,一直等于東和蘇桐走到他跟前,他才反應過來。
“你們到啦。”莫言眼睛不大,眉毛又短,說話的時候笑容就在臉上散開,眼睛也就被笑容擠得更無處躲,變得更小。
蘇桐給他遞了支煙,然后為他介紹:“這是我師弟,于東。”
莫言又跟于東握了握手,“幸會,幸會。”
蘇桐笑著把煙點上,然后說道:“說起來,我們三個也是校友。”
“算半個。”莫言笑道:“我在外不敢說自己是你校友,怕人說我攀高枝啊。”
于東聽他們兩個在開玩笑,也是笑著搖了搖頭。其實他們跟莫言確實能算得上是半個校友,88年的時候中國文聯委托燕師大研究生班代培文藝學碩士,因為魯迅文學院沒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借雞下蛋。
不過后來莫言獲獎之后,燕師大也算是沾了點光,在魯迅文學院前弄了燕京師范大學的前綴。
莫言他們這一班的學生有不少后來都很出名,比如余樺、嚴歌玲、遲子健、劉振云……
之前他們在燕師大脫產學習的時候,于東還在學校讀書,應該是跟莫言他們有過碰面,不過當時彼此都不認識,就沒什么印象。
而且當時帶莫言他們的是童慶丙教授,跟于東不沾邊。
.
.
.
明天三更,求推薦票、月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