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雜志這兩天才出來,阮小虎自己都還沒看。
他通常會去書店在《鐘山》《收獲》《當代》《花城》這幾本雜志中買上一到兩本,書店老板跟他很熟,經常會借其他幾本給他看。
所以雖然經濟拮據,但是這些雜志他總能都看到。他現在一人吃飽,全家不愁,賺了點錢大部分都拿來買書了,除了跟導游有關的工具書,剩下的都用來買文學類書籍。
之前他在《青年文學》發了篇七千多字的小說,稿費拿了近兩百,拿到錢后,他第一反應是后面可以多買幾本書了。
將游客帶到旅店辦住宿,辦好后阮小虎聽到拿雜志的老頭跟另一個老頭說:“這期《當代》又出了個大長篇,只有一半,你猜是誰的?”
“誰的?”
“于東的。”
“于東啊,他也寫長篇了?”
“瞧你這話說的,之前《收獲》上的那篇《混沌日記》不就是長篇?”
“嘿,《混沌日記》我感覺一般,有些取巧了。倒是同期發表的《活著》很不錯,余樺的語言樸實些,但是生命力顯得更強。”
“你呀,是有偏見了,我就覺得《混沌日記》很不錯。當然,這篇《向西》顯然更好……”
阮小虎聽到于東兩個字的時候,眼睛就已經開始放光了。
于老師又發小說了?
他目光炯炯地盯著老頭手里的《當代》,那眼神像是要把雜志給吃進去一樣。
老頭看到阮小虎來了,笑道:“小導游,房間弄好了?”
隨后他又注意到阮小虎的目光,好奇道,“你平時也關注《當代》么?”
阮小虎點頭回道,“閑暇的時候會看看,沒想到于東老師的作品也會發在《當代》,他之前的作品基本上都在《收獲》和《鐘山》發表。”
“還有《科幻世界》。”老頭笑道:“看來你對于東確實挺了解的。”
阮小虎倒有些驚訝,他沒想到這老人家一把歲數還看《科幻世界》。
“老胡,看把你高興的。”另一個老頭說道。
老胡笑道:“我不高興,誰高興?”
說著他又將雜志遞給阮小虎:“我看差不多了,借給你看吧。”
“這怎么……”
“沒事,看完記得還給我就行。”說到這里,胡月明忽然想起了某個借書不還的不肖徒。
……
《向西》一出來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當代》一年才出幾部長篇啊,所以基本上每出一部長篇都會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