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濤他們也挺識趣,一看菜來了,也不再說話,讓于東他們安安靜靜吃飯。到了中途,方濤又帶著兩個同學過來敬了遍酒,隨后就打了聲招呼結賬走了。
等到他們走后,蘇桐笑道:“這幾個小朋友還挺夠意思的。”
“沒錯,知道給人留空間。”畢飛雨點頭道,“剛才我還擔心這飯吃得不安生呢。”
余樺瞥了眼畢飛雨,“我是一點沒看出來你有擔心的樣子,剛才那幾個小朋友夸你的時候,你臉上的笑容都快溢落到地上了。”
“我那是禮貌性的笑容。”
“那你可真是太禮貌了,臉都快笑僵了吧。”余樺翻著白眼,當先提起筷子從盤子里夾了片羊肉,“燕京人吃涮羊肉有個說法,七上八下,不過經我仔細研究,時間長短跟肉片厚度有相當大的關系,比如我夾住的這片,肉片稍厚,持續涮上二十秒鐘,最為科學。一、二、三……”
余樺數到三的時候,畢飛雨已經將盤子端起來,扒拉了半盤羊肉到銅鍋里。
趁著羊肉在銅鍋里面翻滾,畢飛雨又將白酒打開,給每人倒了一杯。
酒倒完后,又將鍋里的肉分了分,唯獨沒給余樺分。
“嗯,肉是不錯,余樺這次找個好地方。”
“等了半天,就等這口了,舒坦。”
“這湯也不錯啊。”
“白菜桿子也不錯,入味。”
“來,喝一個。”
余樺涮的那片肉還懸在半空中,其他三人已經熱熱乎乎吃了起來。
“來,吃個花生。”
畢飛雨夾了粒花生到余樺碗里,花生炸得脆實,在碗底叮叮當當地晃蕩了兩下。
……
“胡院長,今天你可要多多發表意見,于東畢竟是你的得意門生。”
燕師大政務樓一號會議室里,童慶丙笑呵呵地對胡月明說了一句。
今天這個會是上個禮拜定下來的,專門為了《向西》這部小說開的研討會。童慶丙牽的頭,與會的都是燕師大的師生,并沒有請任何校外人員。
胡月明端著茶杯喝了一口,“我怎么說都帶著點主觀,還是你們多聊聊吧。”
“胡院長,我們更主觀啊。”
有個學生笑呵呵地開口,這話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沒錯,于東畢竟是從燕師大出去的,他們來聊,肯定避免不了會主觀。
特別是文學院的這些學生,年級低些的都將于東當作學院的傳奇,看他作品時都是向上看的。
童慶丙壓了壓手:“我先說兩句吧。”
聽到老教授開口,其他人也都禁了聲,隨后童慶丙繼續說道:“我知道,讓你們暫時忘記于東是燕師大畢業生是不實際的,那我們就干脆把他這個中文系畢業生的身份也加進去好好聊聊。今天我們除了討論《向西》這部小說之外,也通過這部小說聊一聊中文系畢業對寫作的影響。”
“那是不是也要提一提蘇桐?”有人提議道。
“這個提議好。”胡月明點點頭,看向童慶丙,“你帶過蘇桐,最有發言權。”
童慶丙笑了笑,“這樣吧,我們不僅加一個蘇桐,另外再加兩個人,蘇桐和莫言,正好之前作家培訓班的時候我也給余樺他們上過課。我們就拿這兩組作家做對比,聊聊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和非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區別到底在哪里,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在小說創作方面又是否有共性。”
會議室里二十來人,七八個學生代表,其他都是學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