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千里打贏遼東之戰,待到清點戰利,統計收獲,大遼河已是徹底化凍。
此一戰,得無濾、房縣、平郭、襄平、柳城五城,公孫度等遼東豪富誅戮大半,丘力居、蘇仆延、烏延等烏桓單于以及烏桓統領,參與其中的遼東各部漢軍都尉,五十人隊長以上軍官者,盡皆處死。這一戰,遼東敵對勢力的中高層領導,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自此以后,遼東之地的烏桓人、漢人,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一盤散沙,難成氣候。再想組織如此規模的兵力,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據戰后統計,此戰新增漢民兩萬,烏桓人四萬,共計六萬人口。另剿戰馬四千余,糧草輜重財寶無算。
雖然此次來攻的烏、漢聯軍很窮,但是那些單于、官吏、富戶之流,卻都還挺富裕的。雖然王言堵了遼西走廊,斷絕關內外貿易,但他們該收東西還是在收,反而因為王言的原因,更加壓低了價格。都等著弄死王言,重新打通商道,再多賺一些。
他們不只收遼東的東西,也北上收域外烏桓、高句麗、扶余等等的物產,域外有大興安嶺、長白山,這兩個山脈東西包圍出了東北平原之中面積最大、最肥沃的松嫩平原。雖域外蠻夷,不善種地,但是人家也沒有那么多的人口,靠山吃山便能得活,山貨、獸皮、獸骨、草藥,都是一堆堆的。
他們需要食鹽,需要鐵器,需要一定的糧食,需要布匹,等等等等。有能力跟他們換的,也就是遼東這些富戶了。甚至就連丘力居等烏桓單于,也是指望著氏族富戶貿易的。
現在這些東西都到了王大將軍的手里,除了留下自己用的,基本都處理給了那些豪族,換取糧食、布匹、鹽等物資。
他已經著手建造鹽場,這種最基礎的生活物資,是必須要保證的。平郭營口、文縣蓋州一帶,正是鹽場的好位置。自今年開始,以后便不必再讓豪族用鹽鐵割韭菜。
地盤擴張、人口新增,相應的軍事部署自也要跟上。
戰斗力最強的威武衛,移駐襄平。在王大將軍轉戰千里之時,東方果然有敵來偷平郭,被留手的三千威武衛打的落花流水。補充了戰損的兵員之后,頂在最前,以防止玄菟侵擾。
無濾城由興武衛鎮守,前番遼東之戰興武衛防守徒河大本營,穩扎穩打,都沒讓敵人從山道中出來。其駐無濾,與襄平護衛犄角策應,護衛遼河平原。
廣武衛則是駐防阜新,先前便是廣武衛前攻阜新,王大將軍破了丘力居之后,奔襲過去一戰而定。其部補充兵員,駐守阜新,一來可借地利,防止賊寇殺入無濾山谷,長驅直入破昌黎,取徒河,亦可倚仗地勢,以為前出之地。更可策應支援無濾、襄平兩地,但有來敵,合而攻之,亦可長驅偷家。
在無濾城的戰斗中,損失慘重的英武衛,則是由民兵轉為正式軍隊,駐防平郭,任務還是防止東向來敵,另外生產食鹽也是他們的活。
廖化統帥的驍騎營,則是又于各衛選調了兩千五百人,補充到了五千軍馬的規模。繳獲的戰馬,除了各衛騎兵所乘,余下的基本都給到了廖化。他們駐防在臺安,正是兩千年之后的鞍山臺安,又是大將軍命名。
他們駐防臺安,倚仗著騎兵的機動性,支援前三地,也是防止遼河平原開闊,敵人直入房縣腹地。平日里所做,就是訓練、養馬、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