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他兵力大調動,內部空虛,劉虞趁機出兵,翻越山區繞道遼西走廊,或是至柳城直取徒河腹地,這種可能有,但是可能性不很大,因為劉虞沒有那種決斷力,而公孫瓚也不敢貿然動兵。
一來他們對遼東內的兵力布置,并不是那么熟悉。雖然有商隊往來,也會透露一些消息,但商隊也不是可以隨便走的,他們有固定的地點,路線。如果越界,沒有理由,直接扣住勞役。二來現在洛陽斗爭激烈,各部都在觀望之中。公孫瓚確實算能打,但也是野心勃勃之輩。王言之前的表現又勇猛,必然不敢妄動。
最關鍵的一點,即便王言判斷失誤,他們出兵翻山來攻。王大將軍不是死人,他守家呢。而且手里也不是沒有兵,若是需要,徒河頃刻就能組織五千兵馬。再過幾天,就能拉出來兩三萬,故爾不懼也
周倉與太史慈的大軍合兵一處,沒有民兵輔助,懼是自帶武備干糧急行軍,大軍迤邐十里,大步疾行。前方游騎前探三十里,看到的想要報信的人全都弄死。廖化率領六千驍騎營,同步在向南運動。騎兵機動性強,他們的任務是隨著大將軍一同前進,盡量控制住消息。
雖然這時候洛陽亂糟糟,沒有人有那個閑心關注遼東反賊,但是他們的目標是以最小的代價,最快速的掌控廣寧、居庸。扼住居庸要地,拿捏幽州咽喉,并借著廣寧打通草原同遼東的這一條長達千里之遙的補給線,與草原上的駐扎部隊呼應。同時保留進攻并州的機會,威懾并州,又不至于孤軍深入,斷絕補給。
這是王大將軍東西兩線發展的戰略指示。
草原上渺無人煙,但走上幾里,總能看到鮮卑牧民在草原上做著冬儲的活。看到拉長了一條線,煙塵迭起的軍陣,他們并沒有驚慌,甚至草原的孩子還會騎著自家的馬,湊到軍隊面前,費勁的蹦出幾個詞,想要知道大軍去哪里。
他們都認識遼東的旗幟,甚至他們的親人曾經死在遼東軍卒的手里,但他們沒有悲傷,因為現在他們也成為了那面旗幟庇護的一份子。
他們可以在圈定的范圍內牧馬放羊,而這些羊,十只里只有一只是大將軍的,剩下的都是他們自己的財產。這比起他們以前放十只,八只都是單于大人的情況來說,實在是好了太多,他們只需要聽命于駐扎在他們一個亭的中央的貿易處的漢人官員的話就可以。
沒有人打罵,沒有人搶他們的牛羊,甚至還給他們發武器,讓他們保護自己的財產。所以他們有什么理由懼怕遼東的軍隊呢
如此疾行著,半個月之后,兩衛兵馬以及驍騎營終于合兵一處,無視了沿途漢民、鮮卑人、匈奴人的驚慌,看都沒有多看他們一眼,徑直往廣寧殺奔過去。
廖化本想帶人直接殺入城中,不過來時城門已經緊閉,必是提前偵知了消息,所以便帶人快馬躍過廣寧,封鎖了通往居庸的路,并放出小隊,戮殺窺探軍卒,盡量的控制著消息不走散,不使居庸變的更難攻克。
所以當周倉以及太史慈領兵到得城下之時,廣寧城已是城門緊閉,城樓之上人影簇簇,嚴陣以待。
“幸吾等先遣細作扮作商隊入城,不然攻城傷亡多矣。”周倉騎在戰馬上,笑呵呵的看著城墻上戒備的守軍。
“大將軍早已有言,攻城乃下策。吾軍珍貴,不能為一城枉死。”邊上太史慈同樣笑呵呵,張弓搭箭,大致的瞄了一眼,便射了出去。箭矢離弦,斜上當空,劃過一道弧線,沒什么建樹。
他可惜的搖了搖頭,聽聞大將軍一箭之地外,使三石弓神射無敵。今日他也在一箭之地外,便不如大將軍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