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落了第一場雪,劉虞帶著妻妾兒女一大家子,迎著風雪北上,很是給人一種落寞凄涼之感。
想想也是,劉虞乃漢室宗親,幽州牧,富貴已極,結果到了最后,被手下挾持,不能左右自身,引以為傲的軍民所向也是手下投其所好,營造出來的假象。為遼東王言所破,收其家財,散其仆從,全家只帶著一堆華麗的衣服,以及亂七八糟的生活器具,由幾匹騾馬拉著幾輛大車,許多人都得走著。
這種巨大的落差,怎么看怎么凄涼。
不過給劉虞一行,行注目禮相送的,卻是一群即便穿著粗布麻衣,即便灰頭土臉,光是看著皮膚就能判斷他們必是養尊處優之人,他們在冷風中凍的瑟瑟發抖,拿著工具,被軍士驅趕著往山上走。
他們就不覺得劉虞凄涼,甚至有幾分羨慕。誰又能想到,他們以前私下里嘲笑的糊涂蛋,竟然就靠著糊涂活了下來。
反而是他們,要干活干到死,還是凄慘的凍餓而死。死了之后還沒有墳冢,不知道跟誰一起埋在什么地方
輕取幽州,王大將軍坐鎮薊縣調度,有黃忠、太史慈、周倉等戰將領軍出征,代郡、上谷郡、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的城池,正在被一座座的攻克。
這些城池多是小城,很多城都沒有護城河,他們城中糧草也不足以支應長久的困城消耗,再者十萬大軍都不能阻擋,薊縣城已破,上級領導全滅,這個時候,即便很多官吏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他們也沒有別的路可走,因為早死晚死都是死。
另一方面,遼東軍士圍城喊話,把遼東說的跟仙境一般,鼓動著守城士兵殺官獻城,回家摟著老婆孩子過日子,跟著大將軍一起共創輝煌。很多守軍是不經鼓動的,畢竟傳言是早有的,再者四面圍城,他們不投降就是死,根本沒有戰心。
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官吏、富戶,他們做了同樣的選擇。殺了全家,然后自盡。
倒也不是說他們比之薊縣城的幽州頂級官吏、豪強更加的有骨氣,只是因為那時候薊縣城中之人,總還抱著一絲幻想。
畢竟公孫瓚可還在外面呢,雖然劉虞沒說,但他們未必沒有依仗公孫瓚的意思。攻守城池的戰斗,尤其還是薊縣這樣的大城,玩命的打,在排除了其他原因的情況下,只純粹的攻守戰,正常情況下都是能挺幾個月的。
而且他們城中糧草充足,根據繳獲清點,城中糧草足以支應一年還要多的時間。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事態發展,等到公孫瓚回來攻打王言也不是沒可能。
公孫瓚的根基在幽州,他若是知道劉虞等人盡起十萬大軍被王言打敗了,絕對是驚的一蹦三尺高,破口大罵。罵王賊,更罵劉虞等人的無能。他想兩敗俱傷,可沒想著讓王賊盡取幽州。
但任誰也想不到,十萬大軍,不到半個月就被打敗了。堅固的城池,就挺住了一晚上,那還是王言沒有進攻,先休整了一夜。
這樣的消息,公孫瓚一定是不想聽到的,他的家小可是都在幽州呢。
如今都干苦活累活呢,基本活不過這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