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了貂蟬,王言還跟呂布聊起了王允連環計的問題。結果得到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因為呂布知道。
呂布說,在弄死了董卓,王允也死了之后,貂蟬就把事情跟他講了。而呂布在弄死了董卓之后,自己也已經反應了過來。但是他并沒有追究王允,更沒有怪罪貂蟬。因為他自己也想殺董卓。
在呂布的同鄉李肅游說他殺丁原納投名狀之時,呂布拜了董卓做義父,從那時他就想殺董卓了。和殺丁原的理由一樣,是野心。他當然也不想頭上有個爹。
不過現在呂布的野心已經被錘沒了,對于王言十分尊重,對此,王言表示欣慰
董卓的死,確實如同先前王言預料的一樣,對于并州局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先前要來打王言的韓遂、馬騰二人,獲知董卓死訊,李傕、郭汜占據長安,他們便沒再行動,而后轉道去了長安。
之后韓遂被打發到金城郡,馬騰則是領兵駐扎在郿縣,就是董卓修建郿塢的地方。
其實他們也是看王言沒有更進一步的擴張,拿下了雁門之后就沒了動作,只是在修路架橋,興修水利,招撫流民,開展生產活動。
這讓他們感覺不足為患,終究沒有勢如破竹的大面積占領土地,沒有打到他們家門口,所以雖然十分重視,但下意識的,其實還是會不自覺的放松。
是因為王言擴張的速度看起來很慢,讓他們以為時間還有很多。而沒有同王言真正的交過手,士兵沒有真正的打過仗,他們并不了解具體戰斗力。
另外一方面,王言擴張的也確實很慢。造反到現在已經八年多,竟然才只是打下了幽州以及并州的一部分,對于能夠征兵三十萬的實力來講,確實很不夠看。
當然這是諸侯看到的樣子,他們沒有算上外面的土地,或者在他們看來,那些都是荒蕪的地方,要也沒什么用,根本沒重視。
但實際上,如今的東北,已經全部被納入到了統治,最北已經到了兩千年之后的外興安嶺南側地區,整個東北平原全部到手。
扶余、高句麗都被趕到了長白山的東側,在山里討生活,并且還不斷的有人出逃,投靠到王言治下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除了自己找地方種幾畝薄田,就是漁獵,再不就是采集山貨、草藥,捕獵野獸,在專門開放給他們的市場換取將軍錢,再用錢去購買生活物資。
他們的儲蓄都是將軍錢,被控制拿捏的很死。
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還要稱臣納貢,每年都要上貢數目不菲的各種物資,這兩方一句廢話都不敢有。他們很清楚,他們能活著,是因為弄死他們的投入與收益不匹配,而不是不能弄死他們。換句話說,王言沒看上他們。
其實這兩方的人口已經不多了,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口,這幾年一直被殺,被攆,被吸收吞并,基本上剩下的就是兩方的貴族,以及強勢控制的奴仆,加一起能有個兩三萬人就不錯了。這時候的高句麗,還不是四百年后能給中原王朝添麻煩,坐擁六十萬大軍的高句麗,收拾他們真的太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