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至今,王言與扶余、高句麗都沒有爆發出一次像樣的戰斗,給他們收拾的瑟瑟發抖,還不敢投降。因為他們也知道王言的政策,根本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要不然他們早投了,誰愿意膽顫心驚的過日子啊。
也是吸收了他們兩家的人口,再加上不斷的往那邊遷百姓,這才能夠將地盤擴張到整個東北平原。
除了東北平原,還有草原的地盤。對于草原的打擊,在收拾了兩年高句麗以及扶余之后,廖化便一直在冬日里進攻草原。
這么多年下來,已經打出去一千多里地,一半的草原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王言手下最強的部隊,其實就是廖化掌控的驍騎營,一直保持著滿編六千多人的狀態。高強度的戰斗,每年都得死上一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而驍騎營的服役制度,也是最特殊的。時至今日,驍騎營已經不再直接招募民兵,而是從其他各部遴選補充。服役三年之后,還會回到原部隊繼續服役,不斷的帶動其他部隊的騎兵戰斗力。
之所以沒有擴大規模,主要就是要那么多的騎兵沒有用,他又不著急,并不想如同漢武帝那般對匈奴打殲滅戰。當然現在的鮮卑,也比不上匈奴。即便還茍延殘喘,大部盤踞在并州的南匈奴也不怎么樣,廖化早都把他們打跑了。
現在治下的所有騎兵,大概在兩萬多,占比不到三分之一。這個數量的騎兵,已經足夠用了,沒必要搞那么多的騎兵,消耗也大,不劃算。而為了應對騎兵,他還有相應的鉤鐮等武器,甚至還挖掘人培養了一部分的重步兵。多兵種協同作戰,互相克制,這是用兵必備的基本素質。
而且他的整體大戰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徐圖天下,穩扎穩打。大規模的戰爭,估計也就只有那么幾場,因為那是敵人的殊死一搏。所以他不要有多少什么什么兵,他要的是夠用,要的是能守住勝利果實。
打擊草原,有廖化帶著驍騎營打游擊就已經足夠。現在廖化打游擊,那才叫精通,深諳襲擾之道。鮮卑也知道一旦入冬,廖化必定來襲,他們當然也會組織各部落,提前準備防守。但是沒用,廖化比他們都熟悉地形,戰斗經驗太豐富了,玩戰術,鮮卑人真不行。
明知道廖化會來,也確實組織了反擊力量,但就是打不過,每年冬天,鮮卑都要消失很多部落。他們的食物被廖化破壞,他們的的男人被廖化殺死,剩下的女人孩子,不是死了,就是不得已投奔了別處的部落。
與之相對的,是徹底的歸屬王言治下的鮮卑人,他們有固定的大片草場,還有專門預留出來的用作青儲的草場,有農學博士專門的研究草種。有磚瓦房蓋起來的牛羊馬棚,給牲口們遮風擋雨。有專門的獸醫,研究牲口的病癥。每個亭都有市場,可以買到需要的東西,他們都能負擔的起。
還有學堂,一個縣的孩子都在一起識字、讀書、練武。他們每年只要交一些錢,用于給孩子們吃喝就夠了,并且也不貴,他們只要賣上一些羊就足夠了。
現在他們還開發出了奶粉,奶牛的奶可以制作成粉末,熱水沖泡,跟牛奶一樣,有女人的奶水不足,奶粉也能代替一部分,這使得奶粉十分受歡迎。誰家里只要養奶牛,接了奶之后運到廠里,立馬就能換一筆錢,而且還不少。
不只如此,每到冬天,大雪封路,草原上的軍隊還會到處巡邏。他們會幫助受災的家庭,也會驅趕草原上兇殘的野狼。
他們可以吃上自己的養的肉,他們冬日里可以在有著明亮的大玻璃窗的屋子里,呆在滾燙的火炕上,不為如何度過漫長的冬天發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