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學生過往,歐陽公已悉知,以前未做,皆因家底不厚,威望不足。現如今積累幾年,也有了些錢財。再加上學生準備科考,自信可以中舉、及第,以后定要為官一任。嘗聞富國強兵,嘗思何以國富,何以兵強。無奈學生見識短淺,無有朝堂袞袞諸公高屋建瓴之洞見。
私以為,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兵強,國富則可以養兵。故強兵先要富國,富國必先富民。先漢陳蕃、薛勤故事,薛勤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學生又想,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此,便就先富我王家莊之民。”
“子言有變法之志”
變法是一個沉重的詞,王安石等人可是都在外面呢,到現在也沒隔幾年。歐陽修驚嘆于王言小小年紀有如此見解,似乎已經有了一套理論在其中,也驚嘆于王言說做就做的行動力,以及必當官的自信。
但他卻擰起了眉,因為變法的人,不管變沒變成,下場都不太好。
“歐陽公高看學生了。”王言搖頭笑道,“學生如此年歲,尚未參透我大宋之法,安敢言變不過是妄想富國強兵,復我幽云十六州罷了。大丈夫在世,提三尺劍,立不世功,乃我畢生所愿。”
歐陽修點了點頭,因為王言還有逼數。
他笑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句說的好,可有上闕”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名為勸進,乃自勉之作。”王言老不要臉,說的冠冕堂皇。
“子言當真好文采啊。”歐陽修撫掌而嘆。
老丈桿子盛纮這時候說話了“歐陽公,子言父母早亡,殊為不易,既與我家定了親事,我當算子言半個父親。歐陽公素來雅量,我便照直說了。公既如此看好子言,不若收其為弟子在身邊教誨提攜,為我大宋培育良才,也可成一段佳話。”
歐陽修又是捋著胡子哈哈大笑“我正有此意,卻不知如何開口,固安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啊。不過教誨提攜談不上,我也有不如子言的地方,不過何況朝中很有些人恨我不死,怕是還要牽累子言。不知子言可愿啊”
王言二話不說,起身倒茶,隨即跪地就是三個響頭,敬著才倒的茶水“學生王言拜見老師,老師請喝茶。”
哪怕他都已經活了一千多年,但是他的心中沒有這些包袱,給人磕頭自是沒有障礙的。縱是有障礙,自我安慰的想,歐陽修是一千年前的古人,當跪拜華夏先賢了。若是功利的想,拜師歐陽修的好處是很大的
“好,好啊。”歐陽修哈哈笑著喝了茶水,這才擺了擺手,“起來吧,傻小子,頭嗑的那么響做什么”
“學生會些硬功,頭鐵的很。”王言又給起身給盛纮添了茶水,“伯父喝茶。”
盛纮哈哈笑“好啊,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后你也算是有家里人了。”
“是這個道理。”歐陽修含笑點頭,“我們就不四方布告了,回頭我寫信告知一下就是。明日你來我府上,取一些我批注的書,不懂的再來問我,科考當為首要。”
歐陽修的弟子是很多的,他比較愿意提攜有前途的后輩,蘇軾、蘇轍、曾鞏等都是他的弟子,對王安石也有提攜之恩,正經的大佬。
“是,老師。”王言恭敬應聲,“眼看已近正午,老師,伯父,咱們先用午膳,邊吃邊說”
“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