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錢塘自古繁華,那么當王言執政三年以后,就是更加繁華,讓錢塘的繁華突破了新的高度。
這是十分必要的事,是王言有意為之。杭州九縣,若都均衡發展,那便是平庸,而且也不利于統治。錢塘作為一州治所,投入的資源是最多的。
另一方面,必要把錢塘發展成為經濟中心,讓其余幾縣的大戶,埋頭往錢塘跑。在地方縣城,只能買到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以及稍稍高一些的商品,但是說到高端,必要在錢塘。如此集大商人于一城一地,加劇競爭,提高商業活力,也進行產業集群的建設。
這是讓錢塘更加繁榮的必要性。不僅吸收本州的大戶、人才聚集,更鯨吞周邊州縣。在古代,想要一州之力供養一個大城,那是不成的,必要吸收周邊地區的養分才好
錢塘城外,是一幅熱鬧的眾生相。
有暖春成群出游的士子,有結伴游玩的大戶之家的娘子,有自四方而來運送貨物的商隊,有穿著破爛但是牽著干凈孩子的糙漢。有乘著馬車的貴人,有疾步行走的官吏。在周圍,還有兩兩一組,身披輕甲,手撫腰刀的捕快,他們一雙眼睛不斷的在人群中巡視,給人極強的壓迫感。
而在左近不遠處,還有新營建的集市。人們在其中叫賣,在其中游逛,很是熱鬧。
在這熙攘的人潮中,有兩輛馬車,一輛加了車廂乘人,一輛扇了油布拉貨。周遭跟著幾個衣著寒酸的仆從,趕車的壯漢,坐車的老嬤嬤,跟車走著的小丫頭。
在隊伍之前,是一穿著樸素的男子,他濃眉大眼方正臉,膚色偏黑,身型干瘦。他背著手,慢悠悠的隨著人流入城。
在城門處,分成了兩個隊伍。一隊是百姓,另一隊也是百姓。
不過顯然是分了階級的,一邊都是有馬車的隊伍,另一邊則是普通的入城的百姓,有的挑著貨物,有的背著包袱之類的。
檢查的過程也不一樣,那邊挑擔子一看就是進城售賣的百姓,守門的小吏、兵丁只是簡單的翻一翻,若是什么小小的果子,還會順手拿一個嘗嘗,嘻嘻哈哈的就讓人進去了。背著包袱的,則是要打開看一眼,如此才會放行。余下的人,則是問都不問。
到了有馬車的這一邊就不同了,有的人帶著通行的牌子,大致的翻看一下就放人。有的人是必要下來檢查的,里里外外都要翻檢一遍才行。
這人的隊伍,不出意外的受到了嚴格的檢查。車里的老婆孩子都被叫下了馬車,后邊裝著東西的馬車也被掀開了布,仔細的搜檢。
小吏看著兵丁在那仔細檢查,笑呵呵的問道“如此許多家當,可是遷居錢塘”
“正是。”那黑臉干瘦之人含笑點頭,隨即問道,“卻不知為何我等盤查甚嚴,旁人卻是直入城中”
“通判與城中車馬登記造冊,那些人都是手持通行文書之家,長居錢塘,人面頗熟,故而輕易放行。這位郎君一見便是初來此地,必要詳查一番,再發予文書,近日到衙門登記造冊,領了文書才可暢行無阻。”
“聽聞王通判曾遭本地大戶集兵圍殺,莫非是怕有歹人夾帶禁品,入城行暗殺之事”
“呵”這小吏一聲嗤笑,搖頭說道,“我家通判文武雙全,當日數百圍殺賊子當前,面不改色,直入賊陣,無人敢動,又豈會怕甚么暗殺。郎君早晚要知緣由,我便說與你聽。城中車馬出入,無關貨運騎乘,登記造冊便要花錢。通判名其曰養路費。車馬行路修補,馬糞處置,街巷灑掃之用,皆由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