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還有一件好事,那就是他派出去的船隊回來了,帶回了他要的土豆、地瓜、玉米、辣椒、花生等等的種子,已經在百工院的農學院的試驗田上進行培育改良。
這是古代穿越必備的程序了,沒這些東西,想要吃好喝好,幾乎不可能。
主要的就是填充糧食的消耗,人可以吃,牲口、家畜也能吃。本來人們的口糧不變,又多出了糧食來喂養牲口、家畜,而在得到了肉食的補充以后,糧食的消耗就會相應的降低,又可以將這些糧食用來喂養牲口、家畜。
到了那時候就該吃的越來越精細,大米、白面也就可以一步步的進行種植、加工,價格也可以一步步的壓下去,能吃的起的人越來越多。
何況王言還在東南亞那邊收購糧食,一年四季,只要能行船,那就是不停的運。填補著糧食缺口,穩定著糧價。
他悄悄的,為大宋做了太多的事
但他的苦心沒人能懂。
不懂他苦心的趙禎,終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嘉佑十年1065年秋,不聽勸的趙禎一病不起
「王卿,你是個實誠的,朕這身子還能好嗎」
趙禎倚靠著軟枕斜臥榻上,有氣無力,慢吞吞的說話。
王言坐在榻邊的小矮凳上,在他的身后,是一票的大臣守候,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他搖頭拱手,嘆道「臣終究不會仙法,有負圣恩。」
趙禎被逗笑了,卻又沒有力氣支撐他的笑因此咳了起來。王言上前幫忙撫著胸口,又叩了幾下后背,卡出了一口濃痰。
重新躺好,趙禎長出了一口氣,笑道「生死有命,這個道理朕是知道的。若是當年朕聽你的話,怕是還能再多活幾年,跟范卿比一比壽數。」
王言微笑不語。趙禎已經比原本多活了兩年,挺不錯的了。老年戒之在得,趙禎貪色、貪功、貪名,不節制,拖到現在都是王言牛逼。
范仲淹多活十年,那是老范聽勸。每天早上雷打不動兩便功,吃喝都按照王言開的食譜來,別管國事多忙,絕對的從容不迫,不早去,不晚歸,更不熬夜。那是真正的八風不動,穩如泰山。老范可是真活出境界的大人物。
趙禎卻是差的太遠了。
他又自己搖頭苦笑「這人吶,都難看開生死關。王卿,說來你也是開了先河,聽聞現在祭文都給活人看了。你來給朕寫一篇,讓朕也瞧瞧。」
「臣遵旨。」王言起身,恭敬行禮。
「去罷。」趙禎揮手。
王言就勢轉身,跟在場的眾位大臣,以及隨侍在側當孝子賢孫的趙宗實、趙仲鍼父子,拱手敬了一圈,四方點頭,干脆的走人。
他當天就把祭文寫了出來,極盡吹捧之能事,給趙禎夸的沒邊,好像以前的歷代帝王,都沒有他老趙牛逼。據說趙禎看了
以后很高興,還給王言加了食邑。官肯定是不給升的,他都要死了,也沒有惡心趙宗實的想法,只能多加點兒工資展示一下榮寵。
王言確實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如趙禎所說,除非是嘎嘣就死的,但凡有些時日的人,在死前都想著看看自己的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