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百年世家,包括孔家在內,都清除掉了他們的勢力。當然人不可能全都死絕,有些是刻意留人,比如孔家,有些是僥幸走脫,有些確實是功臣,還是給留了血脈。
這些人大多都成不了氣候,不過耕讀傳家延續下去或許還能做到,也是落魄寒門了。至于后輩子弟是否能再崛起,結果一定是否定的。
因為王言還能活一百多年,十年割一茬韭菜,這些人活下來的概率也只有百分之十,何況又不止十年呢,得是三五年來一輪,那就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如果在收割模式上做一些改變,分母就是千了……
王言沒有更多的表示,附和著高興的楊廣,聽著楊廣說他現在多牛逼。
皇帝也是人么,也得有人分享喜悅么,毫無疑問,楊廣最信任的就是王言。或者說,他唯一信任的就是王言。
關鍵王言也不讓他失望,是真能辦事兒,辦事兒也是真可靠,真高效……
如此聊了一會兒,楊廣問道:“高句麗那邊怎么樣?”
“李靖統帥大軍,兵力不如之下,半年多的時間戰線退了三十里,傷亡還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倒真讓你發現了人才。”
“到底是世家子,家學淵源嘛。當年韓擒虎對他的評價就很高。”
“韓擒虎啊……”
楊廣想了一下,隨即笑道,“已經是舊人了,今后都是你王子言。”
“還是陛下提攜,才有臣之今日啊。”
“十幾年了,總說這些。”楊廣好笑的擺手,轉而問道,“高句麗還能打嗎?”
因為中原兩次浩劫,一次比一次劫的猛,對生產生活的破壞都是巨大的。多年積攢,填滿了各地的常平倉,全都為之一空。人口的減少,大量死人之后的疫病,對于各種資源的損毀,凡此種種全都是問題。
中原之地毫無疑問是富裕的,大隋七成的產出都在這里。再有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商業環境,中原地區也是商稅重地。
眼下雖然是把大戶打沒了,卻也把中原打壞了,財富打沒了,給大隋打窮了。
所以楊廣問還能不能打高句麗,問的是大隋還頂不頂的住。
“全憑陛下一心。”
王言說道,“不打,眼下可以恢復中原生力,節省開支。打,有海外糧食補充,其實也可以支應。中原之地,待到明年秋后種了一茬莊稼便能緩過來。陛下減免稅賦,以錢收糧,又可以促進商事,活躍經濟,不用三年,中原便又是回復到以前的富足。”
楊廣笑了起來:“朕聽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過兩年苦日子,也要滅了高句麗。”
“也不算多苦。畢竟如今咱們手里有錢無糧,而海外有糧,中原大戶都被滅了,船隊都在海軍手里。這兩年不運別的東西,專門運糧,基本能平穩過渡。陛下再發布政令,于中原修路通渠,以工代賑,將查抄的錢財都發給百姓,讓他們花錢買糧,這就盤活了中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