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那邊,三十萬大軍足矣,算上其他各種人手,不過百萬。耗費雖說不小,然而南方、關攏、蜀地、草原,都沒有戰事,都能勻出一部分錢糧,支應一年軍需問題不大。過了這一年,就是另一番局面。”
“朕也是如此想的。”說到了心坎上,楊廣滿意點頭,“高句麗上躥下跳多年,而今已經打了一年有余,高句麗彈丸之地,還能耗的過我泱泱大國?有機會滅了他們,自要一鼓作氣一戰而絕才是,也省的今后高句麗再亂我邊疆。”
定下了這個調子,一行人回去了城中,王言則是回了家里梳洗沐浴一番,當然是跟蕭媚一起洗的。
許久不見,三十多歲更加有感覺的蕭媚也很是熱烈。
給王言挫著背,蕭媚說道:“夫君是不打算造反了?”
“你看你又急。早都說過了,只要和平安穩的發展,只要沒有要咱們的命,那就不著急。”
“夫君打高句麗可有把握?”
“再有兩年足矣滅其國。”
“那妾身以為咱們要早做準備了,臣強主疑,夫君滅突厥,平中原,再滅了高句麗,必是功高震主。若無高句麗之外患,四方無憂,夫君怕是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這些年夫君給楊廣忠心耿耿的做事,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沒了中原,還有關隴,還有南方大族。夫君難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啊……”
“夫人高瞻遠矚。”
王言笑呵呵的說道,“且先小范圍籌備一二,待我滅了高句麗回朝再看。或許楊廣念及舊情,不為難于我呢。便是要殺我,總不能才回來就殺,彼時行事也不晚,都來得及。主要還是做好保護咱們家人安全的準備,一家人總得平平安安才是。若成了孤家寡人,做皇帝也沒甚意思。”
“要是有楊廣那樣的兒子,就有意思了?”蕭媚忍不住的吐槽,“夫君,做皇帝就是要稱孤道寡。”
“絕情覺性,可不是什么大丈夫,真坐上了那把龍椅再說吧。”
莞爾一笑,蕭媚問道:“在家呆多久?”
“三日。得抓緊回去,不滅了高句麗就不回來了,家里你要看好。”
王言在家里呆的時間確實不長,留守的小老婆都沒能交流一遍,參加了兩場宴會,開了幾個小會以后,就匆忙的收拾行囊去了渝關。
平復中原叛亂,楊廣給升上柱國,又加了一些食邑,又蔭了幾個孩子。楊廣早都許諾的吳國公的封爵,還是沒有實現。楊廣說爵位先不動,等滅了突厥再封,合情合理。
這倒也確實是實情,‘吳’的封號還是很重的,不是一般的功勞就好使的。而且王言信誓旦旦的要滅了高句麗,早晚的也沒什么影響,卻也不是楊廣摳門。
楊廣可從來都挺大方。
只是就像蕭媚說的那般,沒了外患,楊廣還是不是愿意繼續大方,那就說不準了。
不過這個問題不值得深思,事到臨頭也就什么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