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城(平壤)是高句麗的王城,千百年后,將軍的光芒就在這里照耀著子民。
現在也有將軍照耀著他們,為他們帶來文明,帶來更先進的生產力。
王言騎著高頭大馬,帶領著大軍緩緩的開到了平陽城外。
這里已經有很多人等待,有的人一臉的悲涼,有的人臉上卻都是高興,甚至在指責著其他人。
王言的馬一直到了近前才停下,他輕盈的跳下戰馬。
“見過大隋統帥。”
高句麗的王,謙卑的弓著腰,垂著頭,遞上了高句麗的降書。
“將軍,我早就讓他們投降,但是他們不聽。”有人哈著臉湊了過來,好像一條狗。
王言笑了笑,干脆的拔出了腰間的佩劍,抹了這人的脖子。那人不敢相信的捂著飚血的脖子,意識到已經無力回天的時候,瞪大著眼睛,伸手指著王言,好像說做鬼也不會放過王言一樣。
無視了這種無言的詛咒,王言接過了降書,看著忐忑到發抖的高句麗王,親切的拍著他的肩膀。
“不熱愛自己國家的人,不尊重自己主君的人,走到哪里都不會有人看得起。他們確實助我大隋更快的打下了高句麗,但卻不應該用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我的面前。他沒尊重你,也沒尊重我。”
有翻譯將王言的話說給這些高句麗的掌控者們聽,王言笑呵呵的掃視過去,這回沒有人笑了,也沒有狗腿了。
王言繼續對高句麗王說,“不要害怕,我大隋皇帝陛下已經下了圣旨,要保護你們家族的安全。今后,你們會生活在富裕的大隋,過一輩子富裕的生活。或許過上幾十年,你們家的子女也可以在我大隋為官。放寬心。”
高句麗王只是抖著身體,點頭哈腰的應是,沒有絲毫的王者風范。
因為王言太恐怖了,殺的高句麗人頭滾滾,潰不成軍。平復中原叛亂以后,不過一年半的時間,就打的高句麗不得不投降。
乞和無路,大隋不同意和平。在王言強力的表現之下,大隋的整體意志就是徹底的打滅了高句麗,如同草原上的突厥那般進行實治,而不是沒有太多作用的稱臣納貢。
大隋的君臣當然也是明白的,只不過以前打著費勁,或者說不可能很快的結束戰爭,長久的戰爭消耗得不償失,所以才必要的時候教訓一下,讓周邊四夷稱臣納貢,容忍一些不時出現的小小挑釁。
眼下王言天下無敵,就沒打過敗仗,一直都是按著高句麗暴揍。戰爭耗費沒有那么巨大,并且還能打出來收益。那么大隋軍臣自然是堅定支持徹底的肅清周邊隱患,實際統治。
而王言在戰爭的過程中,也是在不斷的進行心理戰。他吸收高句麗百姓,同時也對一些不配合的高句麗人進行暴力恐嚇。比如一路從河北地區打出山海關,打到遼東,打過鴨綠江,打到平陽王城,留下了許多的京觀。
王言安慰著高句麗王,瞥了眼邊上弄著炭筆不斷速寫的幾個高矮胖瘦不一,年齡段跨越不小的一伙人。
這伙人就是隨軍記錄的史官。
據王大將軍所知,這幾個人已經在批評他了,對于他在這邊的暴力行為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