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能保住,那也是失了權勢,權力是毒藥,嘗過了發號施令的滋味,怎么會甘愿養老呢。不甘愿又沒有力量,一輩子活在這種‘失去’之中。
“你要知道,緬甸是英吉利的殖民地!”光頭如此說,算是提醒王言。
“土雞瓦狗!”王言回復的簡單直接。
光頭愣了一下,隨即恍然,王言說的是事實,要不然他親自跑過來干什么?還不是讓王言盡早出兵么……
“盡快行動吧。”光頭沒話了,王言的態度已然擺明了,不是言語能說動的,打也犯不上,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看著還來氣。
這一天,王言參與了歡迎宴,自顧吃飽喝足便走人了,他與這里的氛圍格格不入。
翌日一早,光頭攜夫人離開……
可以說,這一次光頭親自出馬,就是為了來跟王言聊一聊,看看王言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整編的過程,王言得罪了海量的人,但那又怎么樣呢?
緬甸戰場是因他而改變的,雖然沒有奪回滇緬公路,但卻也拿到了緬北部分區域的路,如此再從印度周轉一番,哪怕路程遠了些,難度大了些,總也是能讓外面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送進去。
只要運送的路線周轉起來,在終端的接收地來講,其實也不會感覺到多慢。畢竟一直在運東西,到了終端,那就是一直在收東西。難度,都在運送的途中,都在遠征軍這里。
總的來說,雖然王言狗賊竊權自重,結果卻是好的。
而且戰場的形勢確實還算不錯,哪怕王言這里整編了,但王言的‘建議指揮’,聯軍還是聽的。他們聽,就能穩住情況,不至于被日軍打的找不著北,不至于葬送了大好局面。
打到現在,日軍的兵力還是稍稍領先一點兒,但在整體的戰略態勢上,日軍是處于守勢。
就是王言這邊進行整編,沒有參戰,讓日軍緩了一口氣。并在這一段時間中,又一次的進行了增兵,從中國、東南亞以及本島,抽調了一些兵力增援過來。
不增兵不行了,緬甸要守不住了。收到情報,獲知王言又一次的搞事兒撂挑子的時候,沒人知道這邊的小日本有多么的輕松,所有知情人都下意識的松了口氣。
據王言得到的情報,日軍已經在商討撤出緬甸的事了,但是商來討去也沒出什么結果。
王言很明白是為什么,原因其實很簡單,小日本在緬甸的沉沒成本太多了。到現在將近兩年時間,前后砸進來十幾萬的兵力,資源沒撈到多少,切斷運往中國的補給路線的目的也沒有完全達成,死傷還相當慘重。
然而要說敗相已顯,卻也不盡然。整體的態勢是守勢,但卻沒有大潰敗。
這是王言有意壓制的結果,到現在他也沒有盡全力去打緬甸的小日本,就是故意的營造出這種感覺,給小日本一種希望,再用點兒力就好了。然而他們無論怎么用力都是無用,半截身子都陷在泥潭里了。
這種情況無疑是最為有利的。
既奪回了運輸路線,沒有斷了國內的補給,又讓日軍在此投入重兵,牽制兵力,進而影響小日本整體的布局,同時王言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地位,得到好處,沒見如今已然是新一軍大哥大了么。
放到整個國黨,按照實際權力與重要性排位,那也是前二百名之內的選手。
而這一切,才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要不說亂世出英雄呢……
隊伍進行了整編,互相適應過以后,也到了44年。
王言總算是沒有再一次等到過年以后再行動,因為日軍的增援又一次的到位了,聯軍又一次的難以抵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