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戍的華人是不少的,或者說整個緬甸的華人都有許多,都是在此之前因為種種原因移民過來的。二戰爆發以后,跑到緬甸的華人就更多了,已經有了二十余萬人。
而到了二戰結束以后,國軍潰兵以及其他逃難的人南下,華人數量又一次激增,到排華事件之時,已有七八十萬華人在此。
這些人大多都就近生活在緬甸北部地區,抱團聚居。
這也是王言可以拉攏的一些基礎……
“小日本不是好東西,這一點我想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小日本在這邊造下的事兒,我也見過不少。但我要告訴你們,相對于中國人民的遭遇,在這邊的你們簡直太幸福了。”
王言站在高處,弄著鐵皮大喇叭擴音,氣沉丹田,聲若洪鐘,給圍觀的緬甸土著或是華人們講著小日本在國內造下的血債。
以此來表示,日軍在這邊造下的事兒,才只是剛剛開始。如果不打跑小日本,那么同一般慘痛的事情,就要落到每個人的頭上,甚至還要變本加厲,禍害的更狠。
“以往你們認為我們過來是作惡的,我不怪你們,但是今后,誰如果還是認為我們是來做惡的,那我就要槍斃了誰。
為什么?因為他們是同小日本站在一起的,是向往小日本的,不是我們的兄弟,而是我們的敵人。是敵人,就要打倒,就要殺光。”
……
“說了這么多,我想說的就是一句話,夠膽子的,來加入到我的隊伍里來,我給你發槍,你們要拿起槍來,保護自己的家人,不能讓小日本給禍害嘍。”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王言振臂高呼。
警衛們也跟著振臂高呼。
圍觀的人們也就跟著振臂高呼。
連呼三遍,一遍比一遍聲浪高,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然而王言并不停止,他繼續振臂高呼:“殺死小鬼子!”
于是大家都跟著他喊,要殺死小鬼子。
熱血上頭的人們,當即就到了邊上去登記參軍。王言把認識字的都調過來了,弄了幾十個人,同時進行。別等熱血涼了再反悔,那就不要好了。
先忽悠著人們登記,回頭有不來的人,那王言這邊也有說法,更有理由……
陳德背著手,站在遠處默默的看著王言折騰。
這就是在臘戍,王言的部隊已經運動起來,但還沒有發生許多大規模的戰斗。
見王言演講完畢,他走近了去。
“王言,委員長已經下令增兵一萬由你部統領,美利堅那邊也答應了給你武器裝備,不知你下一步做何打算?”
王言掏了煙出來,讓了一下被拒絕,自顧點上一支。
“小日本瘋了,現在的緬甸戰場對他們有害無利,可他們就是死頂著不退。想要將日軍打出緬甸,我們可以做到,但是傷亡太重,實在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