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過潼關,經長安中轉北上,樹木便愈發稀疏,一望無際的黃土地逐漸侵占了我的視界……
我們在林縣下了火車,縣知青辦的人接站……最后接我們的,是白店大隊的劉漢文。他皮膚粗糲,黑里透紅,說話氣走丹田,聲如洪鐘,是一條響當當的陜北漢子,他是我在這里的領路人,是我的老師。
我們到了白店大隊,被分配到了村口的窯洞,據劉大哥說這里以前是此地的地主之家……
去了縣城,見到了本地的熱鬧……
也發現了紅火的副業,對比我白店大隊的吃不飽穿不暖,我想要做些什么,盡我所能的貢獻我的一份力量,給這片黃土地。
目標,就從打一口白店大隊的井開始,使我大隊的鄉親們免于來回二十里的山路。
我是個木匠,雖然僅是二級,然而家具廠的人都認為我有七級,都說我有幾分木匠天才,生來就是干木匠的。在隨我的師父張學習半年多之后,便能獨自負責一些出口家具的制作了,而后更是全部都能自己完成。
于是我提出給大隊的人做家具,讓劉大哥為我揚名,多介紹一些人來。俗話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劉大哥對我當然是有幾分懷疑的,然而他終于還是愿意浪費木頭,選擇相信。
我做了一方炕桌……在和川公社張書記的力助之下,縣里……
至我將信寄出之前,大隊中已有十個與我年齡仿佛的小伙子隨我學習木匠手藝,縣里的鄉親們定做了……
以上便是我來陜北半月的報告,隨報告寄了照片,那是我奮斗的力量。
我將持續報告,請黨監督、教導。
1969……于延市林縣和川公社白店大隊
編輯小王拿著這一封從麻袋里翻出來的文章,感慨良多,真叫他看到寶了。
“不過……這個名字怎么這么耳熟呢?木匠?”
沉思片刻無所得,他看了看隨信來的照片,嘖嘖贊嘆了一下,隨即拿著信去找到了他的上級領導。
“領導,您看看這封投稿,是知青心聲啊,思想覺悟高的很。”
領導拿過信紙,看著龍飛鳳舞的大字,最后又看了看照片,不由好笑的搖頭:“這小子還真能折騰。”
“領導,您認識?”
“王言啊……就前兩個月專門斷腿的那個。”
“啊?他啊……”小王撇了撇嘴,“那他還說什么自愿吶?”
“哎,人家還真是自愿的,厲害就厲害在這,你不是還說思想覺悟高的很嘛?你就說高不高吧。”
“高,能不高嘛,聽說擼了一串……”
小王沒有多說,轉而問道,“那他寫的這個報告,咱們要不要啊?”
“我也拍不了版,這小子干系太大,你別說,還真是干大事兒的人……等我去問問總編吧……”
領導拿了信紙、照片,也匆匆而去了……ru2029
u2029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u20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