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專家再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你這個后生啊,能得很咧,怪不得你寫文章那么多人等著看,聽你說話就了不得,你以后肯定也有大成就。”
“我不想要多大的成就,我就想讓我們白店大隊越來越好,充其量就是讓整個和川公社越來越好。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我自家人知自家事,不過行進至此,哪有什么本事嘛。”
兩人互相恭維了一陣子便散開了去,這時候一百多米的管子也從地下一節一節的抽了出來,帶出了大片的泥漿到了地上。
專家上去弄著石灰灑了一個圈,早都等不及的漢子們便弄著鎬頭、鐵鍬開始挖坑,要挖一百七十米,將這口井給擴開,在挖的過程中,不斷的將井圈下進去,防止塌陷,也保護水源不為掉落的泥土污染了去。
著急的鄉親們甚至不容許閑置哪怕一刻,弄了四組人手輪換,二十四小時開工,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將井給挖好了,甚至還弄了水泥、磚頭,砌了個十分好看的井口。
這時候勤勞樸素的中國人民,就已經展現出了基建狂魔應有的素質。沒別的,就是著急,等不了一點兒……
在抹上了最后一鏟水泥之后,白店村的鄉親們換上了秧歌服,敲鑼打鼓的在村子里舉行了盛大的活動。
老人們都激動的掉了眼淚,這口井不容易,是他們祖祖輩輩解不開的難題。
林坪人靠著一口井,囂張了幾百年,每年為了用水的問題,在林坪爆發了不知道多少場械斗,死傷了不知道多少人。
先前在林坪打水,大家和和氣氣。可要是種了地要用水的時候,大家火氣就大了起來,三言兩語之間就要起沖突。
不過現在火氣已經很小了,因為公社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先前春耕的時候,公社就弄了柴油機過來抽水,這比搖著轆轤一桶一桶的快的多得多,速度上來了,火氣自然也就下去了。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泵水,一車一車的往村子里拉。
豐水地區,怎么也體會不到干旱地區用水的艱難與絕望。自然也就沒辦法,對現在這種狀況,感同身受。
歸根結底,白店大隊,有水啦!
王言將從動工開始,一直到結束舞秧歌歡慶的整個過程中都拍了照片,也拍了梁專家和他的學生認真忙碌的身影,拍了第一桶水提上來,老老劉咧開嘴開懷的時刻。
又寫了一份報告,講明了這么一段時間以來,白店大隊取得的成績以及各種良好的變化,一如既往的隨信附了照片過去。
他寄過去的照片,有的確實被印到了報紙上,讓全國人民都看到這邊的一些情況。
尤其王言最早照的那一張老劉等四人于望不穿的黃土地中,扛著扁擔歡聲笑語趕路的照片,人民日報的編輯來信說,一些藝術院校搞電影、攝影的人,以及一些新聞攝影師對照片的評價很高。
評價高是對的,王言的攝影技能可是早都達到大師級了,不僅是照相,拍攝視頻也一樣是大師級的掌鏡水平……
有水以后,種果樹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已經訂購了一批樹苗,預計在九月份的時候種下去。先期栽種二百顆蘋果樹,等到明年再看情況。或是換樹種,或是接著種更多的同品種果樹。
路也已經開始了修建,施工難度其實不大,沒什么復雜地形,就是將原本狹窄的山路拓寬,再做硬化處理,是個耗費人力物力的活,沒什么技術難題。
現在春耕結束的間隙,正在對山路進行拓寬、平整,四十多里的山路上都是人在干活,男女老少齊上陣,沒人看的孩子也都在路上的工地玩耍。
當真是一派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