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不如何意外,事實上王言主動搭訕的很多外商,基本上都愿意停留腳步看上一看。
無他,照片好看。
王言的照片不是瞎拍的,他還布了光,和著木頭的色澤,首先看起來就很舒服。其次當然是王言的手藝并不差,他真是拿了看家的木匠本領出來了,每一件家具都相當不錯。
他的大相冊,一頁就是一件家具,前邊是他親自做的高級貨。接著檔次逐漸下降,最終到了學徒們能夠做出來的最低等的家具。
其中他也加入了他弄出來的各種墊子,有軟有硬,使得家具看起來古典又現代。如果簡單的類比一下,大概等同于新中式。
“你是哪里的廠商?”其中為首的一人用英語問了出來。
“你們是港島來的?”王言如此說了一句,也沒等他們回復,便直接講起了粵語,“秦省延市,我們有一百多人的隊伍,并且還可以再增加人力,保守估計,年產家具兩萬件不成問題。”
“你怎么知道?”
“聽出來的,我在這邊呆幾天了,也見了一些港島人,你講英語的口音跟他們差不多。”
“沒想到竟然有一天會被內地的人說我的口音問題。我叫彭運良。”
“你好彭生,我叫王言。”
彭運良點了點頭,轉而問道:“你說的年產兩萬件,是這樣的嗎?”
他指著冊子上的照片,是前面的高端產品。
王言搖了搖頭:“那是不可能的,莫說現在,便是放到五十年以后,科技再發展也達不到。前邊的這些家具,對于木匠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們廠一年也只能做三四百件。”
說話間,王言翻動冊子到最后,“能產兩萬件的是這種,在形制、花樣上有一些改動,技術難度不大,學過三個月的學徒都能做出來。彭生看起來很感興趣,是做家具的?”
“不是,我是做塑料的。本來沒什么興趣,看了你們的家具以后,倒是有些想法。港島沒有那么多的木料,家具可是不便宜,我在日本那邊也有一些關系。你們做的新穎,手藝也好。這些墊子是什么材料的?”
“棉麻混紡,里面有的填充棉花,有的填充羽絨。我們后續還會改進,做到蓬松、舒適、耐臟,目前也只是初級產品。我們內地窮嘛,這些有關于享受的東西,還是在萌芽的階段呢。真說起來,我們廠都能算是內地的先行者了。”
彭運良笑了起來:“看你樣子,年歲應該不大吧,也就二十多歲?”
“十九。”王言指著冊子,“我是這個家具廠的廠長,開頭的那些家具都是我做的,后邊做那些家具的學徒也是我培養起來的。”
“英雄出少年啊,王生……”
彭運良的語氣很有幾分調侃。
王言坦然點頭:“是黨和國家的信任。”
“你一個小廠長,黨和國家可不知道你是誰。”
王言輕輕一笑,從兜里掏出了報紙,翻到了他的那一版:“彭生可以看看,這份報告是我寫的,并且回去以后,此次廣交會之行也是要寫上去的。如果和彭生做成了生意,彭生的名字也會出現在上面。”
彭運良當然是知道人民日報的,畢竟人民日報在港島也有分社,很清楚人民日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