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廣交會是一年兩度的盛事。
有幾十個國家的華僑或是洋鬼子外商來到這里。每年為了服務這些到來的外商,集中各種資源保障,調派食材瓜果已然是最基本的,還要從各地調來司機為外商服務,當然都是收錢的。
在海珠廣場附近人頭攢動,喧囂非常,會場之內更是嗡嗡嗡吵嚷不休。
外商團隊游走在會場中的各個展廳,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們帶著翻譯,介紹著自家的各種產品,看著外商的目光殷切極了,好像是看著金山。
外商們當然也很積極,他們來就是賺錢的,不賺錢他們能來嗎?
現在是特殊的時代,縱然是心中各種看不起中國人的外商們,也是十分懂事兒的一個個的都拿著紅寶書,積極展示自己的友好態度。
對于這邊組織的活動,也是相當積極的參加……
當然,這些事情跟王言沒什么關系,他帶著縣里的干事出沒在廣場,以及外賓所在的賓館外,遇見外商就抱著他自己制作的大冊子上去打問。
似他這般在外面碰運氣的,不在少數。
“王言,這么問下去,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王言還沒怎么樣呢,跟在他身邊的縣干事先感覺無奈了。帶著期盼來的,結果四處碰壁,心中失落是難免的。
“哪里有什么頭啊,周干事?咱們也沒攤位,只能這么挨個的逮著人問,直到找到感興趣的外商為止,甚至還要找到更多感興趣的外商。廣交會不閉幕,咱們就要一直在這,把所有能見到的外商都問一遍。”
“你覺得咱們還有戲嗎?”
王言瞥了他一眼:“周干事,你思想不過硬啊,革命之前誰知道咱們能成功?還不是咬牙切齒硬挺著,死了無數的英雄,才有了咱們的今天?你管有沒有戲呢,問就是了。我張嘴的都沒煩,你先受夠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周干事趕緊的辯解起來,“我就是想著,咱們是不是有別的辦法,能夠更快的找到想要看家具的人。”
“賓館、會場,都不讓咱們進,咱們就是給人送錢,都不知道該拜哪個山門,想送都送不出去。你還是別想七想八的,那邊涼快點兒,你去那避一避,我自己就行。”
周干事沒有拒絕,不再傻傻的跟在王言身邊,他是真的幫不上什么忙。王言在那嘰里咕嚕的說鳥語,他一個詞兒都不懂。
不過他也大概知道了,王言應該懂至少兩門語言。因為他能判斷出來的,就有歐美人來的人,以及日本來的人。
他發現王言都能流利的對話,看那些外國人驚訝的樣子,似乎王言說的還挺正宗……
正當周干事遠離的時候,遠處又來了一行四人,兩男兩女,亞裔面孔。
王言一個hello就迎了上去:“你們好,不知道你們是做什么生意的?”
四人瞥了他一眼,沒有言語便要走過去。
王言并沒有退卻,仍舊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走,同時展開了手里的大相冊:“我是做家具的,你們可以看一看。”
他都是用英語說的,毫無疑問,英語的應用還是挺廣的。
聽見王言的話,看見王言手上的大冊子,四人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