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云沒有很多話,就是在一邊陪著,聽著王言跟鄭桐講話,偶爾的插上幾句話,活躍活躍氣氛。
真說起來,蔣碧云是這劇里正經的好女人了,一心一意的跟著鄭桐,踏實且務實,沒有什么虛無的追求,為人也很好,誰也挑不出什么來……
三人一起,也算是說了許多肝膽相照的話,關系走近了些。
以往時候鄭桐主要還是跟著鐘躍民的么,這次才是鄭桐第一次跟王言交際……
年后,王言又跑了一趟周曉白所在的部隊,他們倆結婚的申請得到了批復,同意結婚。兩人在周曉白的部隊所在地的民政局,拍了照片,領了結婚證。
王言也收到了老丈人、丈母娘的祝福,十分順利,沒什么別的啰嗦。
事實上別說是現在,哪怕是到了幾十年后,王言表現出來的種種,也是足以娶周曉白的。
放到古代去,王言這種人就屬于是野生的人才,需要被大家族結親拉攏,以保證擁有助力,保證家族綿延……
在處理了這些事以后,王言便去到了西工大報到,跟校領導以及其他的政府領導認識了一番。
王言沒有實際地位,但是有著遍傳天下的名聲,是全國知名的名人。其自身也有卓越的能力,做事情是相當有一手的,也有新思想,搞發展是一把好手。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王言插隊至今滿打滿算才兩年多的時間,已然讓林縣整個的有了改變。雖然最好的是林縣下的和川公社,但下屬公社的成績當然要算到縣的統計上的。
而且和川公社發展起來,對于全縣來說,自然有相應的帶動。最基本的,和川公社的人有錢了,在縣里的消費就多了起來,對于其他的各種產業的帶動,這都是實實在在的。
相比起兩年前,以及過往歷年的各項數據的增長,這兩年的增長就明顯高出了一截。人們都知道,這是王言的功勞。
所以這些領導跟王言見面、座談,除了因為王言本身的影響力,是在海子里掛了號的人物,是公認的人民藝術家,是優秀的知青代表性人物以外,就是王言本身對于搞發展的好能力。
他們想要聽一聽,王言對于更高維度的一些發展的認識,是否能夠給他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或者干脆找出一條明確的發展路線。
王言當然也提供了思路,是結合地域、特產,結合文化,結果思想理論,講明應該著重發展什么產業。
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歸根結底就是兩點,搞基建和搞技術,基礎建設多了,自然帶動各種的相關產業,技術上去了,自然提高了產業的競爭力,為發展提供動力。
先把能賺錢的事情搞好、做精,將出賣原材料的比重降低,哪怕是提供粗處理的材料,凡是能多加幾道工序,也要比直接出賣原料更好。
他講的是大方向,講的是國內外的環境,領導們還是很認可的。王言還表示,他將整理成文字發出去,給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并且他適時的提出,要進行產業分工與協作。不能每個縣的產業,都是完全復制過去的。各種建筑相關倒是無所謂,就近生產就近使用么。但是其他的諸如紡織廠、化工廠、罐頭廠、機械廠等等,是不是必要每個縣都有,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