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王言現在也算是到了大明權力的金字塔尖那么一小撮了,即將成為真正的封疆大吏。而他今年也才二十六歲。
說到底,還是因為年齡的原因。他憑借著強大的能力,已經干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不升官沒有地方安排他,也沒有人愿意,沒人敢給他當長官,以致于到現在不得不讓他做封疆大吏。
王言相信,但凡還有別的地方能安排他,嘉靖也不太會同意讓他這么早就上位的。畢竟他提出的戰略,換了別人也能推行,哪怕受不住襲殺,沒辦法盡全功,總也是有作用的。
而王言到了高位,又這么年輕,能讓他培植黨羽的時間也很長,再加上身體很好,多活個四五十年,那就是一兩任的皇帝,直接就成了三朝元老,那時候誰能制他?
但現在王言上來了,還是要感謝嘉靖的膽量的。
或者嘉靖也有種自我,只管自己的事。王言沒上來的時候,就能加大他的權力,讓他花更多的銀子,現在王言上來了,自然對他的好處更大。至少他在位的時候,王言只會是他的助力,是制衡那些所謂清流名臣的重要力量,能夠保證他的統治,維護帝國的安穩。
他做一回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也就不錯了。不說強爺勝祖,總也沒拖后腿。他死以后,那就不歸他管了。
這個思想很好,省心。
盡管現在嘉靖還在想著修仙長生,但他又不是真把腦子修傻了,身體一天天的虛弱也在告訴他這一切。哪怕有著王言幫忙調理,到底也是六十多了,怎么也不能跟年輕時候比了。
這時候,嘉靖應該已經在試著接受了……
“二十六歲做到這個地步,在我大明無人能出你之右了。陛下圣明啊,敢讓你這么年輕就到這個位置。”
海瑞也給皇宮的方向拱手了,真心感慨嘉靖的賢明,而沒有猜忌,沒有懷疑。
他感嘆完畢,轉而問道,“何人接替你的位置啊?想來已經有了定論吧?”
王言微微一笑,說出了一個讓海瑞和王用汲驚呆的名字……
通州碼頭,真是繁忙無比。
本身因為供養京城,以及超級大城市的吞吐量大的關系,這里就很是繁忙。在王言執政大興以后,更加繁榮了工商業,貨物運轉的需求更加大,這里便又加倍的繁忙。
而等到了東南平定,王言的船隊、海軍擴大,又沒有封閉海疆,大戶還在走私,從天津港走水路運到通州的貨物量也開始大規模增長,又一次的使得通州的碼頭繁忙到要爆炸的程度。
這兩年工部的大工程,就是重新疏浚了河道、擴建了碼頭,同時又將往來天津的官道重新修了一下,算是加快了物流運輸的速度……
這一天,王言就來到了這里,迎上了一個熟悉的老面孔。
“胡部堂,別來無恙啊。”
已經五十七歲的胡宗憲很顯老態,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總領抗倭事的封疆大吏,不是那個嚴黨的三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