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王言至少砸了兩百萬兩銀子到養殖的事情上。六年的時間下來,母豬生小豬,小豬長大被吃肉賣錢,又有做種豬,又生小豬。另一邊是雞生蛋,蛋生雞……如此循環下來,整個順天府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點兒家禽了。
有家禽,就能下蛋,能拔毛。這都是能賣錢的東西。養殖到今天,這些家禽早都是完全屬于百姓的了。
王言在順天府還有更加龐大的養殖場,他有好幾個山頭,山上種了各種草木恢復生態,也弄了不少附加的果樹作為經濟作物。
漫山遍野的溜達豬,走地雞……養殖、經營的百姓都上萬人了……
如此再加上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綜合算下來,百姓們的收入比王言上位之前幾乎是翻了一番的。
這還只是在順天府的范圍內,事實上順天府周邊區域的百姓這幾年的日子過的也不錯,順天府人口增長的相當一部分助力就是他們。
甚至有百姓為了少繳稅,把順天府的界碑給私自挪了出去,為了這事兒王言也是沒少打官司……
而順天府的發展,又帶動了整個天下的進步,既是虹吸,也是引領。
作為絕對的政治經濟中心,京城就是風向標,哪怕古舊的官僚們還沒反應過來,但商人們卻已經開始積極跟進了。
順天府龐大的貨物吞吐,吸引著天下的商人。順天府的經濟發展帶動的生產進步,帶動的一系列的小的革新、創新,帶動的各種的差異化競爭的產品的出現,又被這聚集而來的商人們帶到其他地區。
可以說,目前的大明已經完全的掀起了一場資產階級運動,工商業開始蓬勃起來……
這就是王言的功勞了,他給天下人打了個樣。用實實在在的現實,告訴人們,不必要搜刮百姓,把盤子做大,讓百姓富有,能從百姓身上賺到更多的錢。
重點一定是在從百姓身上賺更多的錢,因為權貴大戶們,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們,再是嚷嚷著變法改革,也沒有說是想讓百姓富貴的,而是讓百姓安穩,讓百姓不生事,不壓抑著準備著造反,老老實實的給老爺們當牛做馬。
他們不是給予的,從來是索取的,是收獲的。
重點放到了讓百姓富有上面,那怎么能行呢。
事實上有些人哪怕是能賺的更多,也不想去賺這個錢。因為讓百姓們富有了,那就要開智了,那又怎么糊弄呢?怎么奴役呢?
但這樣的人還是少數的,更多的人當然還是想要賺更多的錢,想要更大的富貴。他們相信,以前可以糊弄,可以奴役,今后也一定可以。兩千年了,百姓們一茬茬的,誰又逃出去了?
他們擔心開智,王言卻是早都在大力搞教育建設了。
任何時候,教育都是政績考核的金標準,何況這時候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手下的教育成果,多少秀才,幾個舉人,幾個貢生,全都是拿得出手的政績。
王言當然也相當重視這些,他早都加大了投入。過去的六年,他在整個順天府建設了不知道多少個學堂。
有幾個村子一起就讀的學堂,是為啟蒙,男女都能去。收費不高,就是把學校的建設成本以及運營成本覆蓋了就行。
更進一步的擴建了縣學,教室、宿舍甚至全都用上了玻璃窗。夫子的待遇也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讓更多的沒辦法當官兒的老秀才踏踏實實的教書。
同時又增設了武校,選擇了一些愿意吃苦玩命的孩子進行培養,將來讓他們參加武舉,到軍隊之中發展。
而對于讀書有成的,考中了秀才、舉人的,也提高了待遇,并直接先給安排個位置,或者是教書,或者是當學校校長之類的,讓他們干著活,賺著錢,繼續備考。
到了會試的貢生,這個位置的就不用王言操心了,基本都能當官兒。衙門發一筆獎金也就是了。